同樣疑問的,還有賀詩楚。
他要去管理後軍,牧馬河一帶的營地,上方各部落、宗族雖略有不同,
但其策略,跟劉庶那張輿圖大差不差。
周雲的方案很明顯,大災麵前,先保人員,後保物資。
目前所有興建的營地,如果牲畜全部不管,隻留下部分戰馬,確實有可能容納幾十萬人。
方才,之所以劉庶跟賀詩楚沒有如此考慮,
那是因為,他們壓根就沒想丟棄趙國本部的牛羊牲畜。
漠南打了很多年,趙國也學會了草原人的牧群後勤模式。
這些牛羊就是軍糧,且是活著的移動軍糧,
丟棄如此龐大的物資,對趙國來說,相當於楚國丟掉了北伐物資,那就是損失慘重。
趙軍在大災麵前,能費儘心思去救這些草原部落、宗族兵馬,已經是仁至義儘了。
還要跟他們一視同仁,這簡直是自降身份,自取其辱。
到時候,這些人不但不會感謝,反而會譏諷趙軍的軟弱。
賀詩楚看見,彆說劉庶反對,在場十幾個趙國官員都反對。
“不患寡而患不均!趙國是所有人的趙國,那樣的趙國才有力量。”
趙王行宮,周雲目光灼灼,環視眾人,朗喝道,
“危難關頭,要他族做出犧牲,而我族卻保存一切。試問如此,豈能辦成這件大事?”
“趙軍,行如所言,道如所誓,頂天立地。此番同舟共濟,方能度過難關。”
“沒有時間了,立刻行動。牛羊沒了,可以再養,軍心道義沒了,再難重聚。”
趙王周雲的威信,在趙國就是天言,
萬事萬法,一言而定。
武川集團是一支高組織化的政權,
在趙王周雲下令後,各部官員立即開始行動。
中軍庫房,無數輔兵營在敲敲打打,
大車拆輪,改成雪橇,這在趙地,他們練習過無數次。
一袋袋木炭跟柴薪,被趙國軍卒裝卸上車,
不得不說,趙國是富足的,庫房物資堆積如山,排隊的大車一眼無邊。
不久後,這些禦寒之物,將頂著風雪送去各個指定的營地。
很多趙軍都卸掉了外甲,換上冬衣。
護肩、護腰、鐵靴,一一拆解,全員輕裝上陣。
抗雪救災,生命第一,戰爭第二。
“中軍營地的牛羊棚空出來後,要多加固,清雪要及時。”
“如果北狄大馬實在保不住,也不要了,人能活著就行。”
……
趙王行宮,正當周雲對著一眾趙國中軍官員,做最後的安排時,
鐵駝子帶著一堆奇形怪狀的徒弟來了,
他們一個個眼眸木訥,帶著特殊的倔強與執著,透著清澈的愚蠢,
周雲都不得不佩服,三當家是從哪裡撿來這麼多臥龍鳳雛的?
“進來,進來,拿木頭,拿工具。”
鐵駝子一開始沒有理會周雲,反而自顧自的觀看行宮,大呼小叫,要徒弟們趕緊行動。
直到徒弟們都拿出各種量具,抬著木頭進入後,
他才得瑟的來到了周雲麵前,行了趙禮,咂摸咂摸嘴巴道,
“二當家,說完就出去吧,這行宮咱得給你保下來。”
保行宮?!
這麼急迫的時候,鐵駝子還有心思帶著徒弟把行宮保下來。
在周雲憤怒的目光中,武川搞事第一人,鐵駝子死豬不怕開水燙的道,
“這可是金帳行宮!是趙人打敗敵人的榮耀。”
“二當家,你敗家,咱可不敗。你甭管了,趕緊去地穴大營。”
“這玩意咱給它加固後,叫這幾個死畜生天天清雪。十幾天後,挖出來一樣還是好東西。”
鐵駝子很固執,在這件事上,毫不退讓。
周雲無奈,囑咐兩句安全第一,隻能隨他去了,
正當趙王打算做好最後部署,人員撤離時,
兩個傳令兵,急急忙忙的進來了。
“啟稟趙王,幾個草原大部落都不願意讓出營地,他們寧死也不丟棄牛羊。尤其是騰格裡首領古義爾,他嚷著要見趙王。”
“啟稟趙王,白狼將軍到,在宮外等候。”
屋漏偏逢連夜雨。
越是危急的時候,越是需要秩序的時候,往往就越會出問題。
行宮裡,趙王周雲沒有任何猶豫,對李義開口道,
“備馬,本王要去騰格裡部。叫周言進來,本王吩咐幾句就走。”
如果騰格裡不去,那極有可能發生械鬥。
就算趙軍完勝,但騰格裡部消失了,那也是趙人的損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孝子來了。
他身覆紅底玄甲,身後是童虎、騰牛,
在擁擠的趙官通道,兩將立於下方雪地,李信一人進了行宮。
趙王這個時候也不在意形式,直接免禮,他跟幾個官員鄭重交待了,事情要落實!
隨後,周雲揮手,示意李信跟來,
在趙王黑檀木案牘上,他拿了一份書冊給李信。
周雲拍了拍泛黃的趙紙書冊,星目冷厲道,
“這上麵是投降趙國的小部族。記住了,一個都不能少,去給本王全部找回來。”
趙王周雲山文玄甲響動,大步流星而走。
李信甚至來不及詢問細節,行宮裡的趙國官員,就跟著父親周雲忙碌去了。
白災提前,幾十萬趙國北伐軍倉促應對。
這既是對趙王的考驗,也是對趙國後勤力量,官僚體係的考驗。
目前全軍的共識是,保人比保物重要。
趙王行宮裡,鐵駝子的徒弟在敲敲打打,將一個個梁木,卡到關鍵位置,加固行宮。
某一刻,三當家駝子屁顛屁顛,拿起了李信手裡的書冊,邊翻邊雞賊的道,
“周言小兒,你父讓你乾這個,意義非同凡響啊。”
“凡響個球,最遠的部落有幾十裡,這會去是要命!”李興小眼睛一眯,一把奪過書冊。
在鐵駝子的呼喊聲中,大步流星,甲胄砰砰作響,威風凜凜而走。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