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情況,他哪裡是在說什麼乙支山勇?分明就是點淵蓋文已經不是無敵了。
“玉器焉能碰瓦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主位上,高句麗第一神將丹鳳眼一凝,一股實質化的氣血蓬勃而出。
那宛如龍威的氣血熔爐,讓在場的高句麗宗師大將,無不靈魂顫簌。
大宗師巔峰武者,恐怖如斯!
“武川童虎,乃趙國僅次於青龍的猛將。正是初出茅廬,悍不畏死的時候,今後高句麗大將,不能跟他硬碰。”
威懾群臣後,高句麗那個神一樣的男人,才接過兵卒送來的大楚國書。
淵蓋文一目十行,稍微觀看後,嘴角不禁冷笑起來,“盧龍、柳城、燕郡三地?”
“我大高句麗要的是河北。要的是中原。楚帝的條件也太小了!”
營帳內,大將軍淵蓋文的話一出口,讓不少高句麗將領麵麵相覷,眼裡閃過詫異。
政治正確,在哪裡都存在!
正是因為高句麗國心心念念的河北中原,才讓淵蓋文一直擔任大將軍。
某一刻,稍顯嘈雜的營帳裡。
第三張太師椅後,一位甲胄華貴,精乾消瘦的五十餘歲將領,
緩緩站了出來,老眼深邃,提醒道,
“大將軍,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趙軍如今是大敵,楚軍就自是朋友了。”
“是啊,”此消瘦的將領話剛說完,另一位大將也開口了,
“趙軍驍勇,如狼似虎。楚軍庸碌,門閥權貴眾多,讓他們互相消耗就成。”
主位上,淵蓋文丹鳳眼望了望堂下二人,
略微思索後,聲音低沉卻威嚴無比的道,
“兩位高家將軍所言甚是,楚趙兩軍,要打隨他們打。我高句麗背靠五山一城,處於不敗之地。”
“哼哼……遼河本土,聖元皇帝不行。項濟、周雲也不行!”
在遼東平原,高句麗擁有強大的山城防禦體係。
以遼京為箭頭,後方依次有白岩、安市、青嶺、烏骨、丸都五大山城。
在遼東千山山脈南部的狹長地帶,以五城為依托,分布了六七十萬人口。
他們極度適應寒冬,能夠最大化的自給自足。
存糧與山城耕牧並進,縮進烏龜殼,能夠抵禦幾年。
大楚聖元皇帝,百萬大軍攻打高句麗,就是敗在這些山城防禦之下。
從地形上看,高句麗這些城池都在長白山、千山一帶,
楚軍自範陽、漁陽運糧,一路途徑盧龍走廊,過大淩河,跨遼河,
走過泥濘不堪的遼東地區後,最終抵達蓋州等地,
可這些地域不僅狹長,山地眾多,道路難行。
且環境惡劣,極為寒冷,一年攻城的窗口期就三四個月,
中原皇帝高估了它的臣子,楚國大軍後勤被打的苦不堪言。
最終,聖元楚軍係統性崩潰,大軍徹底失去指揮。
在高句麗窮追猛打下,造就了中原楚人遼河之殤。
也將楚國第八位聖元皇帝,直接拉下了皇位。
殘月。
燭火。
長須、丹鳳眼,淵蓋文的大帳裡,隻剩下三個人了。
主位側麵,身材雄武的後生,淵複雄。
堂下佝僂的老將軍,乙支文德!
遼河之戰,如果說,淵蓋文龍刀出海,是戰無不勝的神將。
那麼老將乙支文德,就是這場戰爭的兵法大家。
三十年前,若無他戰略定力極強,指揮全局,堅持等待楚軍崩潰,那高句麗也不可能贏。
隻是如今,乙支家的魁首人物,已經垂垂老矣。
加之四年前跟大楚河北上將軍劉仁基對弈河間郡,損耗太大。
到聖武七年,乙支文德已經到了體能衰退的地步了。
“咳咳……大將軍,我們要小心楚人,不能出兵削弱趙軍。”
無論在哪裡,越少的人,往往能決定越大的事。
高句麗雖然軍事貴族林立,四貴豪族把控軍政,
但如今真正能做主的,隻有淵家跟乙支家。
雖然乙支文德說出的話,有些匪夷所思,
但淵蓋文還是耐心聽完後,疑惑道,
“乙支將軍,趙軍驍勇,十萬精銳野戰無敵。楚國門閥林立,必不是趙軍的對手。”
“咳咳……”太師椅上,乙支文德咳嗽兩聲,老眼精光閃現,冷哼道,
“楚國地大物博,無後顧之憂。文有崔中書、商師成、盧俊臣等大才,武有餘建山、丁肆業、孟百川等,一大批忠心耿耿之將。”
“短期看,趙軍驍勇。可長期看,楚軍後勁十足,兵馬越打越精銳。趙軍北有金真可汗,東有大高句麗。”
“腹背受敵,此消彼長,楚勝而趙亡啊!”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