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雕龍大柱旁,崔中書跟江祿,隻是眉頭緊皺,互視了一眼。
有些話,他們並不好說,所以就沒有說出來。
皇帝這些年,對趙皇後種種事跡,那幾乎都放在明麵上了。
驕縱放養,任其滋生狂妄!
這是恩寵嗎?這分明就是屠殺。
大奇關趙氏又不傻,誰不知道皇帝準備拿她們開刀呢?
之所以過去表現的如此猖狂,隻不過是皇帝騙她們,她們騙皇帝而已,互相欺騙。
退一萬步說,就算正常繼位,他們能鬥的過蕭湘依手裡的老四?
南陽節度使,雄兵數萬,虎視中原。
到時候將餘建山、丁肆業這些大將,全部封為節度使,
南陽自然就能順利登上皇位。
可以說,趙皇後跟項楚宗室勾結的行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賤民,這些賤民。朕哪一件事不是為了他們?”
“為什麼這些賤民要反朕,為什麼!”
殘月。
火把。
乾政殿,九階龍台之上,聖武皇帝項濟已經陷入瘋狂。
他方寸大亂,一改昔日的從容淡然,
不停的將罪責,歸咎於洛陽中的流民、流氓戶。
可憤怒的聖武皇帝沒有發現,江祿眉頭緊皺,眼裡全是鄙夷。
賤民?!
楚帝難道忘記了,他的皇位是怎麼來的?
不是北疆那群賤民擁戴,聖武皇帝難道是順位繼承?
崔丞相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可皇帝就是不聽。
權貴不能亂殺!
更不能違背道義,隨意殘殺。
權貴之所以能成為權貴,大部分都有其優於庶民的才華跟學識。
他們中是有害群之馬,但忠貞之士也不少。
大楚的官僚體係,也是他們維護的。
皇帝隻看其害,不看其本。
致使大楚空心化嚴重,政令不通,下層楚民、流民苦不堪言。
“荒謬!!”龍椅之上,項濟龍顏大怒,一掌拍在龍台上,
聖武皇帝龍眼炯炯,盯著江祿,怒斥道,
“趙國權貴遵循十七斬二十三法,比楚國苛刻百倍。”
“他們的朝堂不是一樣運行的很好?”
“權貴一人之所得,可抵千人萬人。長此以往,達者恒富,窮者恒窮……”
楚帝此刻的言論,正是出自北疆周雲、李宣的‘財富論’。
而這個論點,是周雲根據‘重樓三問’,所衍生出來的理論。
一個權貴之家,即使它本身沒有掠奪財富的想法。
但他巨額財富增值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價值,就是窮人千倍萬倍。
時間一久,資本的規律,會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楚國將不得安寧。
所以崔中書一開始就知道,
聖武皇帝,誅殺權貴,圍繞的不是罪名,而是重啟。
由至高無上的皇權,由坐擁天下的皇帝,
展開這次血腥的改革,這就是楚七皇子的做法。
可這件大事,崔中書一直在說,要徐徐圖之,不能操之過急。
前兩年,聖武皇帝項濟乾的還行。
可聖武六年開始,皇帝變的好大喜功,眼高於頂了。
“陛下,趙國跟楚國不一樣!”
乾政大殿,右丞相崔中書跟楚帝項濟怒目而視,針鋒相對。
此刻已經到了洛陽亡國前夕,
崔中書自是沒了顧忌,朗聲大喝道,
“趙國起於廢墟,大興教化長達十年。公平公義深入人心。”
“朱雀將軍李保被逼的,倒賣人參,耕地弄田。可也不曾吃過公款。”
“周雲、李娘子等人的用度,更是連一個楚國五品官員都比不上。”
說到這裡,崔中書眼眸銳利,死死盯著楚帝項濟道,
“趙國以道義為先,依法治國。人人信國,故國家強盛。”
“洛陽下到庶民流氓,上到公卿權貴,誰會相信楚國?楚國道義已亡,如何乾那興盛道義之事。”
“夠了!!”龍椅之上,楚帝項濟勃然大怒。
他氣得呼吸粗重,身子上下起伏,龍眼冷視崔中書道,
“朕敗了,你說什麼都對!”
“可朕要是勝了,那朕就什麼都對。”
“朕不會走,朕要留在這裡。朕要守住洛陽,平定叛亂。”
大楚皇宮,乾政大殿。
一時間,聖武皇帝項濟跟江祿、崔中書的爭吵,陷入了詭異的安靜。
項濟做過很多犯軸的事,可最終都成功了,
所以江祿跟崔中書歎息兩聲,也就不再多言了。
可就在他們想著如何守城時,
一道兵卒的呐喊聲,壓垮了最後的希望。
“啟稟陛下,禦前中郎將接受了南陽反賊的冊封,聯合南野,已經入宮了。”
“東西兩麵叛軍數萬,內……內宮堅持不了多久!”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