轅門長廊,聽著夏侯傑略帶歎息的言語,
安慶臉色難看,漸漸低下了頭顱。
玄衛得到了準確消息,丁肆業在丁撼山的勸降下,
已經接受了梁光武皇帝邯鄲王的冊封,蕭梁允許丁肆業永鎮黃河三鎮,世襲罔替。
這也是之前,丁肆業將聖德母子送去開封郡的原因。
人各有誌!
安慶知道不能勉強。
隻是轅門樓的旗幟下,他的眼裡,閃過異色。
既是在懷念昔日兄弟齊心的日子,也是在擔憂未來的抉擇。
當上主公,才知道什麼叫壓力。
在易州府衙,他的每一個決定,都事關兄弟們的未來,事關數郡百姓的生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幾個月,安慶幾乎沒怎麼睡踏實。他深知自己才華有限,隻希望勤能補拙。
每每四處巡視,對於軍中、郡縣裡的害群之馬,他手起刀落,絕不姑息。
“中原即將劇變,某已經接到了蕭梁幽州王的冊封,相信不久,將軍也能接到信件。”
“嗬嗬……”聞言,安慶扶著轅門欄杆,譏諷的笑道,
“蕭梁的人被我砍了,忠臣豈可事逆賊。倒是高句麗的河北王,不知道夏侯將軍接到沒有。”
“哈哈哈!!”木質長廊之上,夏侯傑笑了,
一身狂暴的氣血之力,奔騰而出,目光炯炯,冷哼道,
“我中原天朝上國,豈能被小小異族冊封?桂婁部高氏當真不知尊卑!”
“使者的首級,就在玄衛的旗杆上掛著。安將軍可以差人去觀摩。”
河間府,楚軍連營的轅門長廊,
兩大十二衛將軍,安慶與夏侯傑相談甚歡,
在安慶的固有印象裡,夏侯傑是天下成名已久的英雄,
坐鎮幽州,抵禦異族,是楚國的定海神針,
他小小安慶,豈能跟夏侯傑比?
可在夏侯傑看來,安慶不愧是北疆武川出來的大將,
他忠義過人,對待百姓秋毫無犯,
也願意將權力分給各州郡的宗族,對他們的要求也隻是善待佃農而已。
長此以往,河北道將會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安慶必然會成為河北恐怖的存在。
且安慶看不到,他身上有一份巨大的政治資源,
無論是趙國,或者是中原、邯鄲、蜀中等地,這些割據勢力,都出自建安軍體係,
同宗同源,打斷骨頭連著筋,他們天然有歸屬感。
安慶今後如果得天時,極有可能征服各方,
因為巡衛征討天下的阻力非常小。
而幽州夏侯氏則不行,他是聖昌皇帝時期的親信,跟建安軍不在一個體係。
某一刻,兩人聊得興起時,夏侯傑冷不丁的來了一句,
“安慶將軍,洛陽動亂,你的家眷現在何處?”
“說來慚愧,聽說都已被黃九所殺,洛陽各豪族皆是血流成河,皇族更是舉族老幼皆殺。”
“就是不知道,安某的子嗣,有沒有被家將帶出來。”
聞言,夏侯傑拍了拍安慶的肩甲,
說了一些節哀的場麵話後,帶出了自己的目的,
“安慶,孤身在河北,豈可沒有妻女。”
“我本家有一女子,豆蔻年華,美豔動人。若不嫌棄,就送於你了。”
安慶就算再愚,也知道,這是幽州提出的聯姻。
夏侯傑送來的女子,不是嫡女也是旁支,必然是舉足輕重的人。
甚至如果沒猜錯,必然是夏侯瑤。
此女號稱幽州美人,將門虎女。沒想到,有一天竟然會是他的妻子。
長廊裡,安慶臉色沉重,他低頭思索,還沒有說明意向,
在他身後,就有一文史,行楚禮,急切的朗聲道,
“今天下形勢已變,主公當為百姓考慮,何犧此身!”
“易州與幽州同盟,退可以保一方平安,進可以窺視天下,乃上上之舉啊……”
楚軍轅門之上,所有人都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安慶,
可隻有安慶自己,心如死灰,
他的糟糠之妻,可是庶民時期,在安家村的農婦,
那是一段相濡以沫的歲月,安慶如何能舍棄那段情感?
“行吧,多謝夏侯將軍。”幾番天人交戰,巡衛大將軍安慶,聽從了幾個謀士的建議,
跟夏侯傑行禮後,轉頭對著親兵道,
“傳令,點鐵騎一千,隨夏侯將軍去一趟沱河。”
“記住,聘禮要帶足,彆辱沒了小姐的麵子。”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