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道。
鞍州郡趙軍大營。
元始元年六月,風雪早已逝去,
天氣日漸炎熱,午時最熱的地頭,已經可以穿單衣打赤膊了。
鞍州郡比鄰遼河,其幾十裡河穀,是不錯的耕地。
此刻,不少趙軍兵卒,三三兩兩,一邊吹牛打屁,一邊喧囂的倒騰耕地。
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缺糧這玩意,趙軍如此龐大,自然是人才濟濟鬼點子多)。
有人提議,從青嶺山的蓋州北境算起,一路過遼河二道梁子,這不就直接耕嘛?
經過皇帝跟主簿團,當著農司、後勤的麵算過之後。
這二十多裡,就隻算沿著河穀的上好耕地,按最少數量計算,得有一萬二千餘畝呢,
這一萬二千畝,最低可得麥子一萬多石,
按照敵境就食一石,等於後方五石算,
鞍州郡這地盤,四舍五入,得省十萬石糧食。
趙軍的組織力很強,這事說乾就乾。
河穀地帶,農司探查後,發現了過去公孫家族時期耕種的痕跡,
這裡本來就是熟地,現在趙軍不過是複耕,難度還真不大。
夏日。
遼河。
“給我加點野菜,今天粥裡怎麼沒肉?咱們可在乾重活,還喝寡淡的?”
“火爺,你可得爭取一下,玄武軍、朱雀軍吃的比咱們好多了。要不咱們也去攻城得了。”
遼河穀地,
趙軍就地搭建了夥棚,還有兵卒機靈,就在耕地附近紮了營,省的跑半個時辰。
由於野戰上,趙軍有絕對優勢,
童虎六千斥候騎兵,隨時等著立功,
高句麗騎兵不敢,也根本過不去安市山城的朱雀軍轄區,
所以這裡基本算是安全的趙軍腹地。
熱騰騰的灶房前,幾個上官家的兵卒嫌棄的攪動粥鍋。
他們有些無奈跟煩躁,悻悻的跟火房說著要求。
這特麼耕田的活計,最後算給步二營、十二營也就不說了,
畢竟他們後娘養的,吃點虧正常。
可駕馬耕地,操持起來,也是粗重活。
哪能天天不吃好?最少喝粥,它不能斷肉啊。
田埂空地,棚區長桌,
不少上官家的兵卒也起哄了,他們情緒激動,感覺受到了武川李氏的針對。
可就在火頭兵老卒,油光臉全是汗,一籌莫展時,
一個高大的身影,雙目炯炯,將自己的野菜給了那個叫的最歡的上官家兵痞。
幾個鬨事的兵,看見了來人是上官定方,
瞧了瞧碗裡的東西,欲說無言,歎息一聲,也就離去了。
上官定方也參與了耕田,他沒有穿外甲,隻有一身朱紅金邊戎衣,
火房給他粥,打的很多,還弄了點酸菜,
上官家的猛將,喜歡安靜,自顧自的找了棵大樹,
苦中作樂,一邊喝粥,一邊欣賞遼河景色。
這地方氣候獨特,跟徐州還真不一樣。
彆的地夏天都是防暑,它不僅要防暑,還得防冰雹。
那第一次下的時候,一個個兵卒都被打懵了,咋個夏天還有冰雹?
河穀地,麥子已經抽穗了,正是大夥忙碌的時候。
這春麥一片一片,雖然幾經波折,
但上官家種出來的糧食,夠一萬人四個月之用吧。
如果是喝粥,那就能吃上八個月。
“定方,你真的在這裡呢!”
一陣甲胄響動的聲音,步二營統領上官彪,鬼鬼祟祟的來了。
他手裡藏了兩份油紙包好的肉,小心的給了上官定方,要他放粥裡,趕緊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