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的陽光,照在白雪皚皚的北國大地,
山林的樹木,似乎披上了一層冰晶,粼光閃閃,刺眼難受。
兩個幾歲的小孩,被五十名馬匹雄壯的鐵騎保護,
在一輛雪橇車上,興奮的跟著前方幾十個大孩子跑。
這些十幾歲的孩子,披頭散發,一個個穿戴臃腫。
他們全是草原人,之前是哪個部族的不知道,但現在,全是木倫河的部眾了。
這些人受雇於一位瞎了半隻眼的老爺爺,
在茫茫冰凍的大河上,鑿出口子,弄出冰河裡的大魚,收集魚膠,販賣給趙軍。
前幾天,一個偶然的下午,
他們身後出現了,這兩個活潑的小不點。
跟狗皮膏藥似的,甩都甩不掉。
首領木倫河警告過這些大孩子,如果這兩個小孩出了事,他們就完蛋了。
其實這也不用首領開口,大孩子們也不傻,
哪有普通的小孩,會被五十名趙帝親衛保護。
大河岸邊,幾十個契丹孩子升起了火堆。
有些歪瓜裂棗的小屁孩,小腦袋神態緊張,仔細觀察著被熬煮的魚膠。
而另一些人,則在一旁,將魚肉切好,
用戰場上撿到的武川短劍,串起來,撒好佐料,一會就要在契丹人的石頭火堆前炙烤。
那兩個貴氣的小女孩,一定會在魚烤好的時候,準時出現,然後吵鬨著要吃烤魚。
雪地上,幾個太原婆子都快要哭出來了。
她們變著法的欺騙汾河與清河,
告訴她們這些東西不乾淨,都是粗漢、賤戶才吃的食物。
汾河、清河自幼可是含著金湯勺長大,糕點是平城最好的大師傅,專人製作。
膳食、奶類、米糧,從來都是最高的一批精品。
拿殺過人的鐵劍,夾在石頭上炙烤的東西,在太原婆子的眼中,實在太臟了。
可世界就很奇怪,吃慣了錦衣玉食的小不點,聞到烤魚就走不動道了。
什麼乾不乾淨?
在她們小小的腦袋裡,隻有好不好吃。
耶律浩南是木倫河撿的第一個小孩,也是這些契丹孩子的領頭。
他雖然隻有十一二歲,但身材寬廣,手掌粗大,乾活還很利索。
眼下烤魚這種高水平的工作,部落裡,就隻有他能完成。
壯壯的汾河公主,就這麼虎頭虎腦的站在他旁邊,等待他烤好的魚肉。
可這個契丹部的大孩子,已經儘可能選沒有魚刺的肉了,
但還是叫小女孩慢點,彆被刺噎著。
幾個太原婆子,也圍著兩個小女孩轉,麵露哭喪,要她們少吃點。
在這個時代,被魚刺卡死的小孩並不算奇怪。
當然,彆說是命。哪怕就出點血,她們都吃不了兜著走。
某一刻,抓著耶律浩南的羊皮襖子,不準他走的小汾河,
一邊嘟嘟嘴吃的滿嘴流油,一邊望著遠方地平線上的巨大城郭道,
“契丹小子,那……那是什麼地方?”
聞言,耶律浩南順著汾河壯手指引的方向,看見了丹東關。
“那裡是趙國的丹東城,你……你才幾歲,要叫大哥。”
“切。我汾河乃天上星辰,趙帝之女。你也配讓我叫大哥,快給我烤魚,不然叫木倫河趕你走。”
冰河之畔,契丹族的大男孩,自是不會,也不敢跟汾河逞口舌之利。
他見小女孩態度惡劣,本想烤些刺多的尾肉給她吃。
可最後關頭,還是換成了刺少的魚翅。
畢竟,驍勇的契丹狼兒,不會跟一個小女孩計較。
給小女孩分魚肉的時候,耶律浩南總是會有意無意的,看著遠方的雄城。
丹東關!
那是趙國皇帝,命令十萬徭役,修築的邊塞重鎮。
在極寒的遼東大地,趙軍將永遠擁有立足之地。
丹東關沿著鴨綠江下遊平原修建,東西長六裡,南北寬九裡,城池沿河分布。
耶律浩南進去看過,巍峨的城牆,巨大的城池,讓契丹人顯得無比渺小。
這樣的蓋世偉業,恐怕隻有統禦萬裡江山的趙國皇帝,才能完成吧。
他們通遼的小部落,要到什麼時候,才有這樣的實力?
冰河岸邊,契丹人分工合作,熬煮魚膠,炙烤魚肉,好不熱鬨。
正當大男孩惆悵的思索,丹東關的雄偉時,
大地忽然顫動起來,後方幾裡的山包上,趙軍朱紅金邊旗幟,接連出現,
緊接著,一匹、兩匹、三匹……百匹、千匹。
一時間,馬蹄如雷,鐵甲長槊,數千精銳至極的鐵騎,簇擁著趙帝周雲,奔騰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