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瞎子憂心忡忡的老臉遠方。他們哭泣不止,舍不得這支王者之師。
某一刻,瞎了半隻眼的老山賊,急的團團轉,
還是忍不住,對著周雲道,
“二爺,楊重樓在陽城聚集了大量精銳。梁軍六營,卓庸的虎衛軍,侯俊的虎豹軍,還有徐郡公等將領,都是能征善戰的部隊。”
“聽李義說,還調令上官弘徐州兵馬北上,借了楚國武衛大將軍王武三千鐵騎助陣。”
“陛下……陛下要早做準備啊。”
老實說,瞎子現在的行為,對於皇帝周雲而言,已經是越軌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對於二當家周雲來說,這就是家中老人的過度擔憂,亂了方寸之語而已。
目前不單單是瞎子急躁,五郡趙人,實際上都有些迷茫。
本以為趙國一統天下已經成定局,
誰料關中、河北兩個戰場,皆是寸步難行。
餘建山十二萬蜀中主力,他們久經蜀戰,其部隊發展已經數年。
山地戰能力,自是龍驤軍十六營,一時難以抵擋。
李興的騎兵又被西突厥達頭皇帝,牽製在涼州。
而且聽說,涼州趙軍的兵力,也遠不如西突厥。
河北更不用說了,丁肆業、寧則、南野,他們攻破城池,劫掠壯丁,擴大軍隊,大有跟趙國爭雄之勢。
一旦楊重樓的梁國主力軍抵達,那河北戰場,趙軍就將全麵劣勢。
即使遠在遼東的趙國皇帝周雲,帶著十幾萬軍隊過去,兵力還是遠遠不夠。
“不用著急,現在還能比當年咱們打阿骨部的時候難?”
“梁國的崛起,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楊重樓?!沒想到,最終還是選擇了蕭氏。
寒風呼嘯,趙旗飄揚,
趙帝周雲的襆頭黑帶,隨風而動。
楊重樓的兵家實力在了然之上,
算是周雲目前所見過的本土人傑中,最強的一個。
且此人極為妖孽,在政治上的眼光,甚至已經超越了時代的局限。
總體來說,天下兵家,楊重樓強於了然,
毒士了然比劉仁基、陸長生、乙支文德要厲害。
也許蕭成章,不在了然之下吧。
可畢竟他們都死了,思索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
實際上,很多兵家之事,大多數是陽謀。
對於兵法的要求,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縱觀曆史所有軍事戰爭,劉仁基、陸長生的水平,足以應對。
除了那些奇跡戰場,那是非智力因素。
剩下的更多是比拚國力、軍備、糧草,還有地形、政治,和戰爭的主動權。
決定勝負的原因是多方麵的。
如果硬要比兵法,趙帝周雲眼裡,天下兵家雖多,
但唯一的對手,那就隻有梁國右丞相——楊重樓。
此人輔佐蕭漢,在亂局中崛起,一統中原,實力不容小覷。
大雪滿山,
江冰如鏡。
行走在丹東的夯土包磚城樓,
趙帝周雲就像走在曆史的拐口,
也許數千年後,人們發現的,可能就是趙國的丹東遺跡了。
北風呼嘯,帶起趙軍的朱紅金邊旗幟,獵獵作響。
周雲輕輕撫摸丹東的城牆,最後遙望了一眼鴨綠江畔。
某一刻,這位武功赫赫的馬上皇帝,
仰頭笑了笑,呢喃道,
“此去關山路遙遙。朕,應無再來丹東日。”
趙元始二年,四月十日。
古老的鴨綠江畔,響起了趙國皇帝親軍的號角聲。
一時間,趙軍蜿蜒數裡,旗幟連綿,鐵甲幽寒,戰馬奔騰。
數萬趙軍,拱衛著皇帝行宮,離開了遼東千山。
這位生於洛陽,崛起於並州大山的武川豪傑,
率領他的五郡子弟,在經過長達一年多的鏖戰後,
基本完成了,對盤踞遼東的強國高句麗的致命打擊。
這個巔峰時期,疆域東抵遼澤,北至輝發河,南望渤海,西至漢江,
人口三百萬的東北政權,國祚基本定格在了趙元始二年。
儘管趙帝周雲,想要完全處理好遼東的民族事務再走,
可河北的局勢,迫使這位目光如炬的帝王,
不得不率領軍隊南下關內,支援朱雀將軍李保。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