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縣。
地處大淩河西岸,是燕郡郡城所在。
聖武三年,這裡還是一片殘垣斷壁,隻能看見前朝古老的城郭影子。
此地上一次修建,還要追溯到南北朝時期,一百五十多年前了。
這一百多年,燕縣一直是一個朝不保夕,既被異族劫掠,又被遼東大姓剝削的地方。
若不是走投無路,沒有任何佃戶、農戶會待在這麼一個鬼城。
這裡一馬平川,土地雖好,但卻無險可守,屠城事件在燕縣,幾乎每隔十幾年就要發生一次。
自從朱雀將軍李保,率領趙國虎狼抵達後,
此武川鎮赫赫大將,先是在黑山、大淩河堡,兩次擊敗了長期劫掠此地的高句麗人。
隨後,趙軍打擊遼東豪強,頒布十七斬、二十三法,
更是將柳城郡的豪族高氏徹底剿滅,安定了燕郡的外部環境。
到聖武四年,這位能文能武的將才,脫下了那一身高貴的鐵甲,
同幾十萬一窮二白的河北俘虜們一起,在盧龍郡、燕郡、柳城郡等地,躬身農耕,休養生息。
至趙元始二年,大淩河西岸的燕縣,已經成了天下名城。
其民多達九萬戶,人口不下五十萬。
更因為此地乃是西去大漠,東接遼東,南下盧龍的交通要道。
加之又是朱雀軍的大本營,燕縣商貿漸漸繁榮無比,
北來的人參、貂皮,南來的茶葉、桑錦,西到的牛羊馬匹、駱駝毛皮等等,
讓燕縣成了地處關外,卻商貿直追定襄的城池。
如今高句麗平定,將來遼東的貨物必然更多,燕縣即將鼎盛,是肉眼可見的。
作為一切的實際執行者,朱雀大將軍李保,在遼東五郡,擁有難以想象的威望。
飽受苦難的遼東庶民,將李保這位抗擊異族,為國為民,殫精竭慮,
不惜從事賤農之事的英雄人物,視為趙國神將,在遼地傳頌千裡。
他們立下長生位,日日叩拜,家中子弟皆以入朱雀軍為榮,
如此威望,也是為什麼,保爺可以在元始元年,拿走遼東百姓一半口糧的原因。
換一個趙軍將領去,那次督糧估摸著已經造成大動亂了。
然而,此刻這個遼東英雄人物,卻跪在一座龐大行宮的漆木地板上。
他浮躁的眼袋,左右閃動,麵露憂愁,不知這道難關該怎麼過!
韋月跟杏兒,自從木倫河跟小皇子走後,感覺行宮裡似乎冷清了很多。
韋家女今早進殿就嚇了一跳,竟然有人敢私自進入趙帝行宮。
仔細一看,原來是朱雀大將軍李保?!
“保將軍,陛下在燕縣接見他人,特意交待了中午不回。您今個來差了,最少得未時才過來。”
一張雕龍黑檀木奉台,小心翼翼的端到了李保身前,
大將軍都跪著,韋月自是不敢站,她跪著身子給李保奉茶。
“韋……韋月?嘿嘿,”李保雖然憂心忡忡,
但還是雞賊的接過茶杯,悻悻的笑道,
“咱認識你,不,咱認識你族兄,韋師、韋羽嘛,在邢州部隊呢,這會也算是後方。”
聰明人之間說話,很輕鬆,不需要談的太明白。
李保才說了這些人的職務,韋月當即就行了叩拜禮,多謝大將軍照拂。
同時,她作為陛下身邊的女官,
也會在有機會的時候,幫李保大將軍說點好聽的。
當然,伴君如伴虎,
這說話的節奏,韋月、杏兒都是得心應手,絕對恰到好處。
因為不恰到好處的,都已經被趙帝周雲轟走了。
“杏兒嘛,保爺知道,你族兄族叔,雖然是在龍驤軍,但李興也得給保爺三分薄麵。”
“春草。放心,放心,遼東部隊下來,保爺記著呢……”
六月的燕縣開始升溫了,
正午時分,站崗兵卒鐵甲戎衣,汗流浹背。
新一批的夏衣還沒到,軍中不少兵馬,都在等待換裝。
趙帝行宮,正當李保浮躁的眼袋,轉的飛快,還在說著一些有的沒的時,
一道冷厲而又威嚴十足的聲音,在大殿門口響起,
“朱雀將軍,你這個滲透倒是做的不錯,要不改行,去暗影衛得了。”
“這些部隊要不願意,先人偵候中,尚缺一先人,不如李保你去乾了。”
陛下?!
陛下竟然來了。
臣子勾結內官,這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犯大忌的。
韋月慌了,春草、杏兒也慌了,她們跪伏在地,渾身顫抖。
這種事情發生,朱雀將軍李保位高權重,絕對沒事,
她們可就不一定了,如此罪名,家族隻會恨不得跟她們劃清界限,豈會有任何幫助?
身覆襆頭趙裝,一身錦衣乾練的趙國皇帝,
不知何時,竟然跟八瞎子一起,提前回了行宮。
此刻,趙帝龍目斜了保爺一眼後,行步而過,坐到了白狼皮主位上,
“韋月,木倫河經常念叨你,對你甚為想念。”
“你去通遼草原,陪陪契美人,無召不得歸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