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的地形地貌,堪稱河南道一絕。
這裡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達,土地肥沃,
東臨巨野澤,西邊過去就是虎牢關。
陽城郡西望河洛帝氣,東接河南、二淮的地利,自古都是富饒的地方。
自聖武皇帝起,中原開始大治,到如今已經第九個年頭了,
雖然這一發展過程中,總是伴隨各種戰爭,
但曆史的腳步是不可逆的,
新的發展模式出現,就像是黑夜中的燈塔,指導著陽城人前進。
到趙元始二年,陽城的賦稅是聖武初年的三倍,糧食產量也提高了很多。
東漳渡。
這是陽城北方五裡,一處黃河渡口,
過去這裡人不多,有大名鼎鼎的徒門渡在,導致此地異常蕭條。
但梁國右丞相楊重樓到來後,各項切實的經濟策略,讓東漳渡發展的很快。
尤其是,此地建立了梁軍黃河水寨後,其發展速度更是日新月異。
到趙元始二年七月,東漳渡前船連船,商賈難巡片瓦居。
昨日看山今日屋,早賣三文晚十文。
其商貿發達,南來北往的各類貨船幾乎遮蔽大河,
造就了‘落霞與孤雁齊飛,船影共長天一線’的奇景。
“三兒,好了沒有。老子要釘實了。”
“好像下了一點……不對不對,你這一打。又,又上了一點。”
隴三父子是關中的流民,在聖武二年的大災中,輾轉來到了中原。
曆經各種離奇事件後,如今他們加入了梁軍,成為了梁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河水寨草創,這裡目前隻有水軍一千。
水軍燒錢!
儘管楊重樓一再言明,水軍將會是今後,趙梁爭雄的關鍵,
可麵對動輒上百萬貫的銀錢,饒是皇帝蕭漢,都看的心驚膽戰。
軍醫館剛剛建下,缺乏資金的情況下,各水軍兵卒,自是全部投入建設。
隴三父子在外麵立牌匾,但似乎吵起來了。
這讓占地十幾丈的大屋裡,幾百深藍戎衣的兵卒,譏笑不已。
雖然是在醫館,但他們當然不是傷兵,
隻是這會,東漳渡的日頭太毒了,躲到了大屋裡來避避。
醫館坐堂的位置,有一位錦衣書生,他眼眸就似深淵,
手指用力,掐在一個老兵卒的肩膀,趁著老兵看門牌爭吵打岔之際,
猛的一聲脆響,老兵脫臼的骨頭就正好了。
“啊……呀呀呀,丞相,丞相輕點啊。嘿嘿,好,好像也不痛了。”
老兵卒悻悻的笑了笑,彆看他像個農夫,但還是個千人將呢。
黃河水軍,這狗都嫌棄的玩意,誰特麼會來?
“老田,摔船不要緊,多摔幾次就習慣了。”楊重樓一邊笑著,一邊給田老卒抓藥。
兩位蕭家女劍客,一身女卒甲胄,亭亭而立。
蕭曼汐摟劍怒目,對公子如此關心丘八賤兵,十分不滿。
蕭曼玉好點,還幫楊重樓打點下手,這幾天,藥方都快認全了。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