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城城鎖關,十麵合圍。
此梁軍囚龍戰術,讓趙騎漸漸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梁有過梁計,趙有過牆梯。
既然魏州、博州防守嚴密,東西兩線總是可打的嘛!
騎兵閒著也是閒著,多走走而已。
於是乎,李泰繞道鄴城,打了魏王丁肆業一記悶棍。
上官定方率領兩萬趙騎,去平原郡,找了宋王的晦氣,令對方損失慘重。
這種情況,使得三王怒不可遏,遣使責怪梁軍主力沒有拖住趙軍。
對此楊重樓先是傳信,慰問了三王。
還在幾番溝通後答應,此戰結束,補充三王所有損失。
戰場不是一成不變的。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就在三王被襲擊的同一時間,趙國騎兵大量離開後,
盤踞魏州、博州一線的梁軍步卒展開了行動。
以卓庸、侯俊為主將,趙東金、蕭雄信、蕭師都、郭孝恪等梁軍為主力,
這些軍團,對丟失的魏丘、馬莊、井店縣、彭店縣等重要戰略據點,重新實施占據。
這一次,梁軍沒有打算再撤離了。
數以十萬計的民夫,在這些據點修建永久的夯土營寨,
顯然,梁軍主力,已經推進到了清河郡、信都郡的邊境。
此刻,梁國前鋒,距離趙帝周雲所在的五龍山,僅僅隻有三百裡。
大爭之世,風雲激蕩。
自趙元始二年,七月下旬後。
梁趙大戰開始來,雙方幾十萬兵馬鬥智鬥勇,
趙軍雖然四處進攻,取得了一定戰果。
但這些離達到勝利,似乎遠遠不夠。
些許損失,對於梁軍來說,隻是九牛一毛。
梁軍的推進,依舊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至九月二日,梁軍在魏州、博州,完成烏堡化封鎖,
至此,趙騎再想南下,已經千難萬難了。
因為這些烏堡也有騎兵,且他們進可攻退可守,
趙騎深處,將四處無援,後無據點。
一旦被糾纏,蕭雄信、趙東金這些大將殺來,那襲擾的騎兵,就會極為被動。
九月後,趙軍的馬蹄聲,漸漸遠離了魏州的喧囂,徹底消失在了黃河沿岸。
這種情況,在外界看來,被視為梁國北伐之戰,形勢一片大好。
其實,三王戰敗,梁國悍然迎戰趙人,到此刻還沒有出現巨大的損失,
梁軍在某種意義上,已經算是勝利了。
因為他們麵對趙軍,沒有失去出擊的勇氣。
要知道,高句麗一直以兵馬雄壯自居,
曾一度威壓大楚,鯨吞河北。
可就這樣的二十幾萬高句麗精兵,在盤州戰場,被兵力更少的趙軍,打得丟盔棄甲,倉皇而逃。
梁軍能正麵扛趙軍,以為天下之雄也!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