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那‘保家衛國’的祖訓,耿湯有時候都想帶著涼州軍民遷徙了。
如今算是好日子來了,趙國朝廷,哪怕在處處打仗的情況下,
先是派遣吳玉堂、郭朗支援,後見敵軍勢大,連青龍李興都調來了。
就不說實際趙軍猛不猛,光憑趙國這種把涼州邊民當人看的行為,就讓雍涼地區士氣大振。
拿起夜光杯,滿上清河醉,
耿湯瞧見下麵,小夥子們在校場篝火比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些都是小軍官之間摻和,有名有姓的大將一般不上。
要說趙人猛將,當屬李興、郭朗!
其戰場之威,萬夫莫敵。如今此二人的武藝,已經是名震西域,甚至高昌國都畏懼害怕。
耿湯是不相信,還有比這兩個龍熊之士更猛的。
下頭校場熱鬨,上頭將台也不差,
耿將軍跟趙國統帥,還有吳玉堂等將,
推杯換盞間,基本就確定了後麵的軍事行動。
沙漠的路已經走通,糧草積蓄的差不多了,趙軍還需要等待一批軍備,
趙國走的精兵路線,他們弓箭、甲胄、馬匹的消耗都太大了,
尤其是重騎兵,因為各種器械缺少,現在部隊戰鬥力直線下降。
正當耿湯說著大楚王朝開國秘聞趣事,說到興頭上時,
遠方來了一匹快馬,隨後,這個朱紅戎衣的傳令兵,在李興耳邊說了一些話。
耿湯注意到,龍驤將軍臉色大變,匆匆跟他見禮後,便離去了。
“啥事如此可怕?莫不是關中被餘建山北伐成功了?”宴台後,涼州將軍耿湯喃喃的想道。
關中。
趙長安城。
趙國大政官李宣,實在待不了舊長安,那裡環境太差了。
於是乎,年輕的北疆子弟,就在已經修好的普寧坊,設下了關中的政事處。
長安地區的事情很複雜,牽扯到新利益、舊貴族、軍隊轉型、民生恢複……等等,
如此棘手的情況,李宣必須親自來,
沒有一個手段高明的長官坐鎮,這裡極有可能出現問題。
當然,明麵上,趙國長安地域的負責人,依舊是龍驤行軍主簿劉忠武。
隻是實際上,民政的事情,甚至部分軍事,都歸李宣管了。
也就是說,李宣基本上,算是在給劉忠武義務勞動。
這些年,法家李宣儘可能保持低調,
可如今長安這次,再怎麼樣也低調不了了,趙國需要,他就得上。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夏禪與知了爭相鳴叫。
城牆上,李宣看見,北麵火把如長龍。
如果沒有猜錯,應該是劉忠武來了。
旗幟如林,馬蹄雷動,數百龍驤軍虎狼之士,在驗明正身後,進入了普寧坊。
城門樓上,李宣仰頭望月,負手而立,
表現出了不屬於這個年紀的超凡與淡然。
頭發黑白相間的劉忠武,目光灼灼,踏步而來,直入主題,
“宣子,就在這幾天,河北要決戰了。”
“看了,但你我都應該知道,河北真正的決戰,不是這一場。反而是決戰之後,才是生死戰的開始。”
城門樓屋簷下,當年講武堂的兩個傑出少年站在一起,
襆頭趙裝,風度翩翩,恰北人少年,風華正茂。
劉忠武跟李宣的氣質完全不同。
如果說李宣是平淡如水,那麼劉忠武就是奔騰如火。
他的身上,帶著軍人獨有的凶悍與野蠻,
拿出輿圖,劉忠武大致看過河北的情況,不能理解道,
“陛下不應該如此冒險,等忠武從隴西騰出手,關中與塞外兩路大軍殺去,梁國隻不過是跳梁小醜之輩。”
聞言,李宣仰頭,長歎一聲,無奈的道,
“你不能隻看一局,從全盤來看,這個冒險還是很有價值的。”
“更何況,陛下跟項濟一直是同一類人,他們都比較軸,哈哈哈!”
“哼哼!軸?”聽著李宣的自嘲一笑,劉忠武嗤之以鼻道,
“那你呢?大政官,來長安替我乾臟活累活,還不求名利。你不軸?”
“說我?那你呢!又得罪一次梁家,拿錢編練山地軍。梁老頭都去找你爹打架了。”
“哈哈哈……彼此彼此。”
夜風吹拂,趙旗獵獵作響,
城門樓上,兩位武川少年中的佼佼者,相視一笑,此時無言勝有聲。
某一刻,頭發黑白相間的劉忠武笑了,笑的眼裡全是猙獰。
劉忠武在李宣身旁,望著規模宏大的趙長安城,心中暗暗祈禱,
“願我大趙,恩澤萬民,立萬世之基,於萬朝之上!”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