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隻知道,這就是楊重樓計劃的漏洞。
他抓的也就是這些漏洞。
說完第一個問題,就在眾將還是雲裡霧裡時,
安公公倒三角眼,輕輕一眯,撫著假須,
丟出了第二個內鬥絕招——責任論,
“向東行軍,解救齊王、宋王軍團。這個策略,是梁國光武皇帝所定。”
“咱們北伐前線,抓中山郡李保是一回事。出兵東進是另一回事,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如果我們私自改變陛下的聖旨,那麼請問事後責任誰來擔?甚至說,如果出現戰敗,這個責任又誰來擔?”
帥帳軍議,進行到這裡,
楊重樓要改變大戰略的事,已經完全失敗了。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將領,會頂著皇帝的聖旨,去做那勝利無功,失敗卻是抄家滅族的蠢事。
蕭啟鴻跟安公公,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
基本已經讓梁國主力軍,再沒有西進的可能性了。
但北伐梁軍中,大都督楊重樓的威望,可不是開玩笑的。
隻要天謀不造反,他的權威就不可撼動。
就在蕭啟鴻跟安公公兩人,互視一眼,會心一笑時,
南陽嫡族出身的天之驕子,宗師八重猛將,左神軍一營蕭師都,
隻是看見右丞相的一個眼神,當即毫不猶豫站了出來。
“末將拜見大都督、上將軍、安公公,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這幾日趙軍攻勢如火,臣希望排兵布陣上,不要有閒雜聲音,乾擾右相。”
“否則……”說到這裡,蕭師都一身氣血蓬勃而出,
他帶著煞氣,冷冷的道,
“否則,將士們可是不會答應的。”
蕭師都不過是站出來的人,遠遠不是支持楊重樓的全部。
梁國這批征服中原的將領,各個心高氣傲。
此刻,已經有十幾個大將,麵露怒色。
隻待蕭啟鴻敢多嘴,大都督一聲令下,就要將此人拿了再說。
蕭啟鴻、安公公那都是鬥爭老手,
權鬥講究表麵和氣,暗藏殺機,步步為營。
更重要的是,鬥而不破。
他們怎麼可能輕易鬥倒威望如此高的北伐大都督。
事情得名正言順,師出有名。
乾擾楊重樓排兵布陣,這不管從哪個角度,他們也說不過去。
軍營上,蕭啟鴻義正言辭,宛如德高望重的長者,拱手對著眾將保證,
“爾等放心,東進之戰,自當有大都督定奪。”
“本將所為,也是迫不得已,實在是皇命在身,無可奈何。”
趙元始二年,
河間郡大營,
本還有機會脫離東線戰場的梁軍,在河間軍議後,徹底被梁國皇帝意誌所定,選擇了東進路線。
北伐大都督楊重樓見事不可改,無可奈何之下。
於帥帳擺下陣圖,發號施令,
全力迎戰趙帝周雲,企圖在正麵戰場,擊敗對手。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