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趙國弟兄們,突破潘鎮,莫要丟了陛下的顏麵。”
“衝,衝啊!本將在此,周家子弟,隨我衝鋒。”
“我等乃陛下親族,此戰若不成,讓他人恥笑我羅浮山周家不勇乎?”
滄州郡。
潘莊。
文學作品要講邏輯,但戰場的巧合,往往是毫無邏輯的。
趙帝周雲欲要繞後,徹底將死楊重樓。
天謀也正好打算繞後,從陳官渡出現,將死滄州的趙國力量。
於是乎,兩支出其不意的軍隊,
在滄州郡潘莊,出其不意的碰上了。
由於此戰是突襲,雙方都采取了晝伏夜出,假裝向東增兵,實際要奇襲迂回的戰術。
戰場上的將軍,其實隻要上麵不亂乾擾,
在軍事組織達標的情況下,他們都會選擇合理的方式。
因為一線戰兵都是拿命在打仗,命就一條,誰不珍惜?
此刻,河滄大戰的梁軍、趙軍,都處於政權勢力的上升期,精兵強將,虎狼之兵遍布。
十一月三日,深夜寅時。
當趙軍的周伯部與洛陽龔奇的五千兵馬,在魏莊相遇之際,
雙方第一時間,都以為對方是友軍。
‘這特麼是誰?走到老子先鋒頭上去了?還講不講規矩,有這樣搶功的嗎?’
‘嘿哥們,哪個部分的?’
‘哈哈,咱們那個旮旯,是洛陽龔氏的兵馬!你們呢?’
‘我們?嘿嘿……我們是平城羅浮山的。弟兄們殺,對麵是梁狗。’
說歸說,鬨歸鬨。
趙軍深夜遇見的這支洛陽兵馬,竟然還是驍勇善戰之輩。
他們軍陣集結的很快,其主將更是在附近找了防洪堤,就近高地駐守,等待後續兵馬。
趙軍大將周伯,見敵軍阻擾,命令部隊連夜進攻,欲要趕儘殺絕。
可潘鎮的戰鬥,打得異常激烈,艱苦程度超過了周伯的想象。
趙軍驍勇之兵,輪番進攻,硬是沒能拿下這支洛陽兵馬。
龔奇雖然隻是個賬房的兒子,但自幼在極度內卷的底層奴仆環境中長大,他的本領是絕對達標的。
能在洛陽之亂中,脫穎而出的庶民、佃戶,絕不是泛泛之輩。
這支五千人的家兵,就是他龔奇立足天下的資本,
那是銀錢喂養,黃金鑄甲,職業化軍人,千錘百煉,試問如何不強?
這是一場無名,但卻異常慘烈的搏殺。
潘鎮的戰爭,自雙方寅時接觸,一直打到了卯時。
當第一縷晨光,照在昨夜還未熄滅的火把上時,
潘鎮防洪堤一帶,早已是屍橫遍野,流血漂櫓,一片狼藉。
後半夜,雙方兵馬越來越多,最終打成了一場大混戰,
趙軍羅浮山、雲都山、平城……等等,這趙人核心地域佃戶,展現了強大的戰鬥意誌。
他們生於廢墟之中,自幼耳濡目染,視懦弱為恥,以勇武為榮。
儘管周伯的兵馬,在趙軍之中,名聲並不響亮,
但趙帝周雲給大哥配發力量,豈能是殘角邊料呢?
在對梁軍毫不知情的局麵下,周伯麾下的趙人子弟,
聽從將令,頂著防洪堤的劣勢,用數個時辰,打得梁軍苦不堪言。
天光時分,趙梁兩軍,才漸漸拉開,各退五裡紮營。
梁人大纛下,右神軍統領王君漢,對著潘鎮的情況,無奈歎息。
從旗號來看,從戰鬥力來看,梁國大將認為,趙軍必然是發現了大都督的計策。
否則不會派遣周雲的大哥周伯,攜高句麗的精銳兵馬,在魏莊這裡堵著。
武川臥龍,兵家之神,果然名不虛傳!
可就在王君漢、龔奇、商延道等人,麵色難看,在軍帳商議時,
對麵趙軍,已經擂鼓震天,號角嗡鳴,步騎齊出,向他們殺來了。
北疆趙人如此猖狂!
這一度讓軍帳幾位梁國大將麵麵相覷,怒目而視。
對麵趙人搞不清楚狀況?現在是誰在掌握局勢。
趙軍兩萬,梁軍四萬。
梁軍還是守鹿角營防,趙軍也敢來?
其實,這個時候,梁國兵馬內心已經打了退堂鼓。
他們大多決定退兵,可還沒商議出來,趙軍就殺來了。
梁國大將也是要臉麵的。
這要是野戰遭遇,四萬精兵被對麵兩萬人嚇跑,他們今後也不用在梁軍混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周伯此刻發動的襲擊,是一場完全沒必要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