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郡。
白馬渡營地。
這裡雖然是河滄大戰的趙軍指揮部,但卻有著一種獨特的寧靜。
它更像是後方,而不像戰爭前沿的皇帝行營。
趙人士氣高昂,從廢墟中走來的北疆子弟,無比珍惜如今的時光。
出操的兵卒喊聲震天,奔騰的騎兵,馬蹄如雷。
甲胄作坊熱火朝天,傷兵營裡,總有輔兵來來回回。
行宮大殿,舉目遠眺,
程平看見第一批易州安置的流民,已經在地平線儘頭修繕溝渠,為明年春耕做準備了。
既然皇帝不在,程平決定寫一份詳細的河間兵解。
一會皇帝若是回來,程平可以直接勸阻陛下的西進行動。
學術研究,往往感受不到時間。
程平對著幾張輿圖,仔細勘對,將兵力一一解構。
不知不覺,日落西沉,趙軍篝火多如繁星。
趙帝行宮,木瓦旌旗,窗口燭火,
一位趙國兵司郎官,正在奮筆疾書。
數個時辰後,
子夜的鐘聲,敲響了趙帝行宮,也敲醒了程平。
他手拿兵冊,雙目圓睜,不敢置信自己的河滄兵解。
皇帝的兵家調度,不似凡人,而像妖孽!
程平認真分析了雙方的兵力結構、軍力對比,以及戰爭進程。
河北大戰打到現在,雙方斥候戰,已經進入尾聲。
大規模斥候戰消耗下,兩軍斥候皆是損失慘重。
梁軍無法探知三十裡外的任何動靜,
就算動用細作,可內有暗影衛,外有趙軍斥候,根本不可能給梁國機會。
所以,整個河北戰場,對梁軍來說就是一團迷霧。
那這種情況下,梁軍不太可能知道趙軍的兵馬行動。
可同樣的,楊重樓也很高明。
梁國軍隊集中在了任丘、束城、呂公莊這一地域。
趙軍斥候也進不去,這一區域,成了趙軍的戰場迷霧。
就算皇帝再厲害,也不可能知道楊重樓在乾嘛。
現在,雙方三條戰線,車馬炮拉開,且都是盲打,就看誰能猜到誰的動作。
雖然河滄大戰,總體是趙軍占優勢,
但梁國畢竟有三十萬戰力不俗的兵馬,
這支中原軍團的力量,放在河北戰場,發生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
但皇帝周雲,就是敢!
陛下先是用周伯嘗試突襲束縣,看能不能軟包圍梁軍主力。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皇帝已經認為滄州贏定了。
在滄州之戰尚未結束時,趙軍已經著手準備下一場戰爭——圍殺梁軍主力。
楊重樓的實力,程平是知道的。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擁有天謀的梁軍,跟沒有天謀的梁軍是兩支軍隊。
周伯最大的作用,不是奇襲,而是看梁國的軍事組織力還剩多少。
當潘鎮大戰打響時,陛下發現楊重樓要突襲陳官屯。
這個時候,皇帝已經知道,楊重樓依舊掌權,想要吃掉梁軍是不可能的事。
同樣的道理,楊重樓在潘鎮大戰之後,也能判斷出趙帝周雲要吃他。
雙方都是兵法大家,連程平都知道,
滄州郡黃羊大戰,楊延頂住了壓力,斬殺郝大旗後,齊宋兩王已經沒救了。
所以,當梁軍選擇集中兵力時,
陛下就已經判斷出,梁國主力大概率是要跑。
在第一時間,皇帝便命令河間西側兵馬撤圍,
直接中路六萬兵馬,補充給了西路朱雀李保。
至此,占據宿縣的趙軍,就擁有了剿滅魏王的力量。
這一次大膽且果決的戰略轉移,
也是一次藝術級的用兵表演。
既然趙軍中線吃不掉楊重樓,趁著梁軍收縮,防守趙帝周雲圍殺時,
趙國大軍果斷戰略轉移,東西兩路開吃,剿滅梁國左車右馬,完成吃子,徹底鎖定河北勝局。
趙帝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