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道,
西南一帶。
趙元始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梁國主力從廣宗城出發後,
大軍行進的速度,並不是很快。
畢竟,隊伍太過龐大,
前軍已經抵達豐山,後軍才剛出廣宗城。
近三十萬人馬,一路沿著官道前進,
他們將要先後抵達威縣、丘縣、曹莊,
看見曹莊集鎮之後,再走五十裡,便能看見馬莊了。
馬莊將會是梁軍最後一道阻礙,
過了馬莊,進入魏州地界,就是一馬平川。
屆時,梁國軍陣擺開,周雲三萬騎兵就算全部來,也拿他們沒辦法了。
要是一切順利,五天後,
也就是二十四日左右,
梁軍將最終抵達汲縣渡口,完成廣宗大撤退。
河北戰敗,並不意味著梁國就此沒落。
一旦這三十萬主力兵馬保留,
將會給梁國留下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以及一批通曉兵事,正處於當打之年的將官。
以這些人為班底,配合中原的國力,
梁軍不需幾年,便又能恢複與趙軍一戰的實力。
梁趙之爭,並未結束!
好兒郎,一生誌在四方,開土擴疆。
行軍路,一路坎坷,塵土飛揚。
梁國雖然河北戰敗,但軍心傲氣依舊在。
他們相信自己的將官,相信大都督楊重樓還可以再次打贏趙國皇帝。
冀州官道,大軍行進。
楊重樓立於帥車,雙手撐著欄杆,衣袍隨風而動。
北伐大都督如深淵一般的眼眸,一直在關注戰場的一舉一動。
他身後是蕭家兩劍客,兩位九品武者保護他的安全。
劍客後方,河北輿圖在左,魏州輿圖在右。
風沙迷眼,帶起塵土,
令帥車大旗,劇烈擺動。
過了豐山之後,梁軍已經發現,遠遠有趙騎吊著了。
但楊重樓眼裡,這不是問題。
區區一兩千騎兵,在梁軍龐然大物前,就似螻蟻,連碰都不敢。
日升日落,月出月歸。
篝火營帳,山水昭昭。
兵頭的吼叫聲、牛馬的嘶鳴聲、雜亂的腳步聲,以及‘嘎嘰嘎嘰’的車軸之音。
成了梁國主力廣宗大撤退的行軍記憶。
十一月十九日,天陰大風,梁軍自廣宗出發。
十一月二十日,有斥候來報,關外騎兵來的很快,已經追到巨鹿了。
但楊重樓不怕這個,他的注意力一直在威城附近,
因為後方趙軍是肯定趕不上的,就算來了,單一騎兵也鬥不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