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周雲何等英雄,也免不了二世國魂散的命運。”
這種話,楊炯本想反駁,
但他嘴巴張開,最終欲言又止。
彆人不知道情況,他楊炯還能不知道情況。
武川鎮自崛起以來,內部的派係,其實一直在鬥爭。
皇後跟太子實力雖然強悍,
可三大後族,漸漸有聯合起來的趨勢。
最近半年的朝堂形勢,對太子一支越來越不利,
不少事情,太子李信都不得不受委屈。
這讓對趙國做出巨大貢獻的太子勢力,頗為不忿。
“些許小道,焉能壞了太子李信?”
楊炯說的事情,王勃隻聽一點點,就看出了其中的玄機,
他半斜著靠在幽州樓的護欄上,
遙望大好幽州城,眼裡滿是向往的道,
“自古奪嫡,分為大勢、小勢。”
“這小勢嘛,就像如今三大後族做的那樣,在私底下不停地削弱太子一支的力量。但其實,對於結果,微乎其微。”
“真正的決定因素,在於大勢。皇帝周雲的意誌,就是大勢。”
“彆看太子一支,現在有些顧此失彼,被人唱衰。但隻要皇帝不動核心,那就說明,李信依舊穩如泰山。”
幽州樓,
天字二號閣。
楊炯遙望浩瀚的幽州城,越是思索王勃的話,越覺得有道理,
聖皇後自從元始元年,監國大趙。
陛下便再沒有收回皇後的監國之權。
到元始四年,李娘子依舊管著北疆五郡的政事,這可是趙人龍興之地。
太子掌控白狼軍,原青山寨勢力,也遍布大趙軍中。
“如此說來,貞娘子豈不是一點希望沒有,那劉家為何又要跟皇後死磕到底?”
“劉家有的選嗎?”王勃淡然回應道,
“如果太子繼位,貞娘子這種力量,李信豈會放過?”
“哪怕就是頂著國家衰弱的危險,他們也會全力絞殺掉劉家勢力。”
夜來秋風起,
陣陣寒意直往衣縫裡灌。
幽州樓上,
王勃、楊炯各懷心事,兩人觀看燈火闌珊的幽州城良久後,
長相的奇偉的王勃,冷不丁的笑了笑,自信的道,
“如果我是太子,那王某就會讓太子妃或者心腹族叔,犯一些陛下的逆鱗,看看趙帝到底會不會動太子的根基。”
“如果不動,那就穩操勝券。如果動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天家之事,為何如此錯綜複雜?”楊炯興致缺缺的道。
“哈哈哈,皇帝之心,豈能被人窺探?”
“要是兩年前,有人算出來定都幽州,那當時長安地貴,恐怕就要發生在幽州了。”
下一句話,王勃不敢說。
話多死的快。
王勃可以肯定,就算是周雲明擺著要讓李信繼位,也絕不會讓人看出來。
甚至到了最後一刻,會大量貶斥太子的心腹勢力。
待太子繼位,做仁君之義,恩德於昔日的舊部。
幽州樓大堂,
熱鬨喧囂的五丈台邊緣,
一位身穿青衣華服,手持羽扇的翩翩公子,跨過了幽州樓的門檻。
臉上畫著誇張油彩妝的老鴇,笑眯眯的過來迎接,
“公子,第一次來吧。有沒有相熟的姑娘,要是沒有,老婆子給你介紹最好的清倌兒。”
“盧某,確實第一次來。”
門口的公子翩翩有禮,看的老鴇都忍不住眼裡發春了。
“隻是盧某聽說,有人稱我盧照鄰為廢物,恰在此處,所以特來會會。”
“啊?”老鴇一驚。
原來是衝著那個醜……奇才來的。
“這位公子,說來不巧。那位王奇才已經上五樓天閣了。”
“要是公子也想去,得留下一幅不比他差的大作才行。”
“大作在何方?”盧照鄰目光銳利,沒有多說廢話。
幽州樓裡,人聲鼎沸,
不是不想做到雅致,實在是人太多了,
幾百張桌子,又是聽戲聽曲,能安靜才有鬼。
畫著奇特妝的老鴇,帶著一位翩翩公子,來到了幽州河一側的長廊上。
在那裡,掛著三幅大作。
其中一幅,正是方才王勃所朗誦的《幽州閣序》。
“幽州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大江空自流。”
“妙,妙,真妙。”盧照鄰隻是沉浸在王勃詩詞裡,不過幾息。
隨即,他目光銳利,轉頭對著老鴇道,
“取文房四寶來,今日,盧某便要勝了此人。”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