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家的世界裡,一直有一支力量,在關注國家財富問題。
自先秦起,西邊鹹陽的秦人,曆經數百年的苦難,總結出來一套高效的組織手段。
而大才商鞅歸秦後,這種力量被發展到巔峰,
《商君書》既是秦國崛起的基石,卻也鎖住了今後所有王朝的命脈。
弱民強國!可趙民一旦弱無可弱,趙國將會自然崩潰。
“漢初蕭何深知秦國體係可怕,所以在入鹹陽第一時間,他就將秦朝的一切收走,漢承秦製,一直流傳至今。”
“但東漢末年,王符的《潛夫論》已經說明,這一套體係最多也就是兩百年左右。”
地宮裡,
右相李宣每走一步,王勃感覺他就像走在曆代王朝的興衰之路上,
他似一個後來者,在俯視每一個王朝的崛起沒落,從中尋找趙人的長存之路。
“本相跟陛下計算過,以趙國現有情況,六十年後,土地兼並跟門閥大族,將會成為趙國的心腹大患。”
“所以,現在陛下也好,本相跟魏大人也罷,作為趙人的掌舵者,我們將要尋找一條解決的路線。”
“而我們作為孤臣,終將死亡。但我們不該隻有死亡,我們還要留下彆的。”
六十年?!
王勃有些吃驚,一般來說,王朝前期活力最多就是三十年。
楚國在四十年後進入衰弱期,在秦、漢、晉等王朝中,算是國力維持的很久了。
“陛下不是一直解決的很好嗎?”
地宮裡,待李宣停下後,王勃擲地有聲的開口了,
“傳位三皇子,將實力根深蒂固的青山一族連根拔起,這樣王朝第一批最大財富的持有者,就將全部消失。”
“隨後二代皇帝登基,繼續沿用楚太祖項衍的殺一存九之術,這樣至少多延續百年。”
楚太祖項衍的殺一存九其實很高明,
它的辦法是最能保持王朝活力的。
太祖項衍認為,隻要一個群體的數量夠多,一定會出現皇族、權貴、庶民,三個階層。
他們之間必須處於一個平衡狀態,任何一方過強都會帶來巨大的災難。
庶民強則楚國混亂,權貴強則楚國空心,皇族強則楚國滅亡。
三者平衡,互相牽製,為楚人核心國策。
但也就是這個平衡,造成了楚國皇子登基的互相殺戮。
這份活力的代價,是少部分人的痛苦,
是每一個爬到皇位旁邊的大門閥、大權貴的鯨落,
關中豪強霍氏是這樣,河北豪強公孫氏也是這樣,
這種殺戮滔天的辦法,不是趙人所追求的解決之道。
“實力不會消失,隻會代代相傳。”王勃反駁了李宣的話,
“陛下,如果趙人不怎麼做,那麼趙國初期的開國勢力將會保留。”
“不出幾十年,趙國將會變成一個,比楚國還要門閥強盛的帝國。”
安靜。
地宮裡,絕對的安靜。
這次王勃可比太極宮那次說的嚴重,
這是明晃晃的挑唆皇帝殺皇後,推出去斬也不算過分。
龍台上,李宣看王勃的眼神已經變了,這是一個毒士,沒必要留下。
鹿山派魏行遠,無奈的歎息一聲,默默低下了頭顱。
十二個龍頭,吐水的聲音‘滴答滴答’,
某一刻,就在三人的呼吸都能清晰可聞時,
地宮深處,那道威武的聲音再次響起來了,
“王勃,你答完了嗎?”
“哈哈哈……”聞言,地宮裡,王勃指著龍台上的人,忽然發出了狂笑,
“迂腐,哈哈哈,迂腐啊!不滿意這種辦法?”
“你們這是白費力氣。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可能改變嗎?這是天道,無人能變。”
瘋狂的譏笑之後,王勃就好像找到了誌同道合之士一樣,
燭火搖曳中,他目露猙獰道,
“誰錯了?農夫耕地求活他有錯嗎?權貴門閥遵紀守法,兢兢業業,代代傳家,他們有錯嗎?”
“可大家都沒有錯,最終的結果,卻是會出現土地兼並、財富集中。”
“屆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亂世流人登高一呼,楚也好,趙也罷,都出不了這條路!”
一枚令牌,
從地宮深處高高拋起,掉落在王勃麵前。
地宮滴水聲清晰,橘黃色的火光下,地宮昏暗,
趙帝周雲的聲音,在地宮深淵處傳來,
“朕不怕告訴你,朕必會傳位太子。娘子待朕恩重如山,朕不會辜負她們的。”
“這是一塊暗影衛的旅將令,這裡就是暗影衛的總部,今後你可以使用此地。”
“以你的才華,撿起這塊令牌的後果,不用朕說你也明白。自己決定吧。”
龍台上,再也沒了皇帝的聲音。
竟然是傳位李信?!
那王勃不能理解,為什麼陛下周雲又要拚命的保貞娘子。
按理說,貞娘子的勢力應該清除才對。
地上是一塊帶著山川河流的令牌,下方有一些鋸齒狀的痕跡,王勃估計跟兵符差不多。
‘噗噗’的踩在黑暗的地宮中,
王勃自嘲的笑了笑,他沒有猶豫,順手將令牌收入囊中,
“後果?嗬嗬嗬,能有什麼後果。無非就是步商君、李君的後塵。”
“中原民族從不缺乏這種文人,如此盛舉,勃能進入,便勝卻人間百年,哈哈哈哈!!”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