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雄主與銅鑼腦袋,翁婿兩人,互相怒視,
上一次他們如此看對方,還是那年太原廟會,鐵駝子把周雲劫上山的時候。
趙國皇宮,大朝會上,
就在皇帝跟太師,都下不來台時,
戶部員外郎王勃,淡然從百官中站了出來,
他對皇帝行趙禮後,緩緩走到了太師身旁,不卑不亢道,
“法亦有情,但法亦無情!”
“太師為族人之心,王勃十分欽佩。今朝青山勳貴之事,普遍還在人情之內,故也不過是打架鬥毆。尚在陛下在容忍範圍。”
“除了空印案、科舉案這種,不到萬不得已,陛下也是儘力容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幾十年後,若是趙法無威,不但青山勳貴會過界,所有滿朝權貴,都會過了趙法的紅線。”
幽州帝都,皇城北宮,
滿朝文武當麵,王勃侃侃而談,他的意思很簡單。
一件事情,如果留下鑽空子的機會,那麼絕對是權貴利用的多,而平民利用的少。
所以,很多事情無論對錯,在法家角度,就該一刀切。
甚至有些事,看上去顯得無情殘忍。
但法家大惡即善。
如果今天焦景打貨郎無罪,那麼今後所有無辜毆打庶民佃戶的權貴,都可以是伸張正義。
所以,伸張正義必須有度,而私刑絕不允許。
至於焦景衝撞衙門,在法家角度,那沒有討論的必要,根本就是重罪。
“太師所講的公平與不公平。王勃認為,世上很多事,都不可能完美。”
“臣無法定出其中的對錯,隻能說個人自有他的機緣。”
狂生王勃話說的很輕,但卻句句重於泰山。
趙人起於北疆廢墟,趙國的信仰是開辟一條屬於趙民的萬世之路。
如今青山一族的事,正是個人利益與趙國理想碰撞的具象化。
為了趙法,為了趙之信仰,
今日武德殿,滿朝文武都有責任維護正義。
“哈哈哈……王勃?你很好。”漆木地板透影,紫色仙鶴官服的太師李崗,冷笑的打量了戶部員外郎王勃,
“不要把趙國權貴們的勾心鬥角,說的這麼高尚?講白了不就是爭權奪利。”
“非也非也!太師不能如此理解。”
武德殿裡,王勃被李崗嗬斥後,
他緩緩踱步,來到了大殿前方。
狂生醜才先是看了盧照鄰,隨後又看了楊炯,最後才是躬身對皇帝行禮道,
“太師,今日我王勃大殿惡你,可還有將來?難道王勃是出來爭權奪利。”
“南有冥靈,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
“一個大才華者隻有三十年,可民族國運卻要五百年等待。要多麼幸運,才能趕上開天辟地的機會。”
“我們維護的是趙法,是正義。今日如此,他日也是如此。”
古老的幽州大鐘,似乎穿越曆史長河而來,在大趙皇宮響起。
本應該是下朝的時間,但無一人敢提退朝之事。
王勃的話,王勃的道,就像是一股朝堂外的月光,照進了爾虞我詐的官場。
他讓大趙國的權貴們知曉,
無論對方是誰,依舊會有人,站在良知前,維護趙法的公義。
雖然這份公義的代價很大,但趙國,就是不乏這種敢站出來的豪傑人物。
趙元始五年,正月初八。
武德殿大朝到此,基本已經算是事情明朗了。
隨著桃院七賢王勃、盧照鄰、楊炯的據理力爭,
青山勳貴在明麵上,哪怕有太師李崗站台,也是輸的一敗塗地。
“刑部侍郎韋孝坤,在焦景一案中失職,去其官位,留家待用。”
“吏部尚書許遵,查案不明,記失政一次,罰俸半年。”
“沈廖鳴既然受傷了,命他弟弟沈浪接管巡更武侯。施越山那裡……容後再議。”
“太師李崗,殿前失儀,念其勞苦功高,麵壁……”
武德殿,龍台上,
趙帝周雲龍顏鐵青,他懲罰李崗的話尚未說完,
雄渾的大殿中,百官前方,紫衣仙鶴服的銅鑼腦袋李崗,左手伸起,阻止了皇帝,
“哈哈哈,周二,還裝什麼好人。不勞你費儘心思了。”
“李崗老了,這幽州的福分,我這山匪受不起。皇帝上次說要貶了老夫的太師,金口玉言,這次就執行吧。”
“陛下。老臣走了,你……多保重!!”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