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飯吃過以後,為李蘭珍就著手準備開始製作麥芽糖了。
今天沒有擔任其他工作的大人,孩子們都聚集在了飯廳。
這些麥子淋了雨濕氣重,又加上氣溫高,一夜這時間,麥粒已經冒出了小白芽。
原本製作麥芽糖的時候,應該把麥子脫粒,麥粒直接加濕提高溫度。
隻要保持濕度和溫度,直接讓他們發芽就好。
可是昨天這些麥子全部都是麥穗和麥稈一起放在這裡的。
所以李蘭珍索性讓他們在這裡發芽。
現在大人孩子們的任務就是用剪子或者是柴刀把麥穗剪下來放進籮筐裡去。
大人們可以一個人一個人去做,孩子們可以幾個人在一起分組合作。
後來,梨花幾個孩子想到了一個辦法。
兩個人專門,把麥穗吐出來,小手緊緊抓住每一粒麥穗的底部。
然後把這一把麥穗交給另外一個人,放在木板上,木板是蓋在籮筐上的,這樣隻要用柴刀對準麥穗的下麵,一刀切下去,十幾二十個麥穗整齊的就落在了籮筐。
大家一看這個辦法,又省事效率又高。
大人孩子們紛紛效仿,這樣大大提高了速度。
另外一組人,把切了麥穗的麥杆子,全部打成捆扛出去擺開在曬場旁邊晾曬。
麥穗全部剪在了籮筐裡以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工作。
依然是分工合作,大手小手,不論是用手搓的辦法,還是有其他的辦法,把麥粒兒從麥殼子當中剝離開來。
剝下來的麥粒,全部丟棄在底部大籮筐裡。
接下來李蘭珍就組織婦女們開始把籮筐裡的麥芽全部檢查一遍,放在清洗乾淨的竹簸籮裡。
“娘,接下來你就不用管了。我們幾個人輪流看著。”薛妮子心疼李蘭珍這幾天太勞累。
李蘭珍笑笑。
“好。每天灑幾次水,保持麥子濕潤。記住了。”
經過20小時左右,麥芽長長了了,繼續勤灑水保持麥粒的濕潤。
當麥芽已長至5公分左右了,這時就可以取麥芽做麥芽糖了,如果繼續生長會消耗澱粉酶影響製作麥芽糖的發酵效果。
掀開籮筐上草席子,一股麥芽的清香,撲麵而來。
不但孩子們每天都盼著,這些麥子快點長,快點發芽。
大人也盼著想看一看這些麥芽怎麼樣變成甜甜的麥芽糖。
這個時候,李蘭珍組織大家,將麥芽取出來,去掉發黴和未發芽的,在清水中清洗23遍,然後丟在大簸籮當中。
另外一組人,就把這些麥芽切碎,放進粉碎機打碎,充分暴露澱粉酶。
這些小型的粉碎機,有的就像做豆腐用的小石磨。
有的是用木頭做成的,手搖的粉碎機。
這些都是李蘭珍拜托,李二憨他們趕製出來的。
將攪拌成糊狀的麥芽裝入陶瓷大水缸裡。
水缸裡麵是已經蒸熟,晾涼,搗爛的黃米米飯。
幾個健壯的婦女,用一個木棍使勁的攪拌,讓米漿和麥芽碎漿充分的融合。
接下來就是保溫等待發酵了。
大水缸上麵蓋著蒲草編的厚厚的墊子,墊子上麵壓著木頭做的蓋板。
發酵時間控製在三四個時辰之內,發酵時間短,出糖率不高,發酵時間長容易腐敗變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