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分組合作割稻子。
在脫粒機前勞作的人們,自豪又興奮。
沒有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好東西。
不用像原來一樣把稻子割下來,用背簍送到曬場,曬乾以後,再用石頭袞子碾壓脫粒。
最後還要借助風的力量,把稻殼和米分離開來。
現在隻要在田裡把稻子割下來,然後一捆一捆的抱在脫粒機旁邊。
脫離機的檔口可以並排站立兩個人。
兩個人的腳踩在脫粒機的下麵的踏板,脫粒機裡麵的齒輪就開始不斷的滾動。
在抓起一把一把的稻子塞進檔口,不一會兒,一把稻子稻粒和稻子杆就分離開來。
金色的稻粒子就進入拖粒機前麵的木箱裡。
這裡又有一個人,用小簸箕不斷地把稻粒裝在籮筐裡。
兩個籮筐裝滿以後,就會有人把籮筐挑起來送往曬場。
七天以後,曬場上堆滿了金燦燦的稻粒。
幾個老人全天不斷的用木掀不斷的翻動稻粒進行晾曬。
進貨統計,水稻畝產730斤。
當這個數據出來以後,驚掉了張德水他們的下巴!
所以此時,杜延清正在和太子商量。
“太子殿下,我想把這一批稻子全部運回京城,當做稻種,先在京城周邊的土地進行種植,不斷的積累種子。
然後再進行全國的推廣。
太子殿下,您看,如何?”
太子看著杜延清麵無表情的說。
“本太子看不如何,據我所知,這裡水稻畝產如此高,是因為蘭珍嬸子使用了新的栽培方法。
而且他們在水稻管理當中也與眾不同。
我覺得關鍵是這兩個辦法,讓水稻增產的,並不是稻種的問題。”
杜延清連忙說。
“太子殿下,您是說,提前培育稻苗,然後把長出三片葉子的稻苗直接插在大水田裡,插秧以後20天之後,在水田裡放養魚苗,這兩件事情?”
“對,就是這兩點。
第一點,提前培育秧苗,這就使種植時間大大提前。
因為是集中培育秧苗,占地麵積小,就算出現突然降溫,可以小範圍的利用火盆,或者在田間旁邊燒起火堆來增溫。
當其他各地在大水田裡撒稻子種子的時候。
這裡的水田裡都開始插秧苗了。
第二點,插秧以後20天後,在水稻田裡投放魚苗,蘭珍嬸子把這叫做,生態養殖。
你,懂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