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天明帝國東南的奏報,完全破壞了李患之剛剛接見德瑪拉十國特使的好心情,奏報是兩份,一份是由帝國東南地區的潞州巡撫發來的,奏報上向李患之奏聞有小股倭桑瀛人,乘船渡海而來,避過天明帝國的海軍巡哨,登陸沿海地區,燒毀幾處村莊,殺死天國百姓數百人,劫掠了一些物資,而後返回船上渡海而逃。
另一份是東府軍總督、海軍都統馬仁軌發來的,說是海軍追之不及,被其逃脫,馬仁軌大怒之下將追擊的海軍軍官處斬,並上報李患之請求自貶三級,以儆效尤。
李患之看罷奏報一把將其摔在了書案之上,驀然站起身形來回踱了幾步,臉色陰沉的能夠地下水來,他略一沉思便吩咐道:“傳旨,宣中樞閣大臣覲見!”
“遵旨!”一旁伺候的唐英婉答應一聲,急忙轉身傳旨去了。
此時已經是日落時分,各位中樞閣大臣剛剛返回家中用飯,不想筷子還沒拿穩,一道詔諭便來到府中,命這些中樞閣大臣即刻進宮麵聖。
雖然中樞大臣們不解其意,但也是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女皇陛下很少在剛剛散朝之時下達這樣的宣召旨意,看來是有了不得的大事發生,不然不會突然宣召所有的中樞大臣覲見。
眾臣不敢怠慢,陸續來到宮門之外,待唐英婉帶領魚貫進入宮內通政殿之內,隻見李患之端坐禦座之上,臉色鐵青,眉頭微蹙,整個身體都散發出一股奪人心膽的寒氣,眾大臣趕緊俯身跪倒見禮,等待女皇陛下的旨意。
“朕剛剛收到東南潞州八百裡急報,有小股倭桑瀛人登陸沿海地區,殺我百姓數百人,劫掠財物若乾,而後乘船而逃,馬仁軌的海軍艦隊未能追上,讓他們逃了!”李患之帶著一絲怒氣將事情的原委道來,而後便靠在軟墊之上,一語不發的看著這些中樞大臣。
十三位中樞大臣跪在殿下,見女皇陛下怒氣未消,也不叫起,一個個均是噤若寒蟬,就連霍清明也是有些心驚,暗中想到“這國事剛剛穩定下來,不想這倭桑瀛又來攪鬨,這一次恐怕陛下不能善了,隻怕又要興兵了!”
“襄侯,你以為如何?”李患之似乎看透了霍清明的心思,突然出口問道。
霍清明被李患之問得一驚,但他畢竟是武將出身,熱血忠腸之人,聽聞倭桑瀛人殺百姓數百人,又劫掠財物而去,心中早已經是勃然大怒,此刻也不及多想,便開口答道:“臣啟陛下,倭桑瀛人膽大妄為,前番侵我國土,殺我百姓,掠我財物,為禍十餘年之久,幸賴陛下帶兵清繳,將其肅清,所剩殘兵本應回國之後潛身縮首,痛改前非。不料死性不改,又來侵擾,誠實可恨!臣請陛下名臣帶兵討伐倭桑瀛國,滅此朝食,以謝天下!”
李患之聽聞霍清明的回奏,臉色稍霽,微微點了點頭,尚未說些什麼,隻聽下麵一人說道:“陛下,臣請往倭桑瀛一往!以正道譴之,以厲害說之,定讓其拱手來降!”眾人定睛觀看,乃是外交部長張武超。
張武超在眾位中樞大臣之中資曆最淺,年紀最輕,與於謨森年紀相仿,隻是他少年時便有才名,又隨其父在東南海域的各國經商,積攢了見聞,又是個膽大心細之人,李患之看好他的銳意進取,故而任命他為外交部長,也是希望他能有一番作為。
不過這去說降倭桑瀛之事,李患之心中卻是不以為然,倭桑瀛乃是域外島國,沒有統一的國家政權治理,而是有七大番主分而治之,每年舉行一次番主會議,商討重要的國事,而後再由各個番主分彆處理,國事沒有誰是能夠一言而定的。
前去說降?你找誰說降?降了一個,難道你能把七大番主全部說降不成?再者,倭桑瀛邦國與天明帝國的仇怨已深,上次隻是因為天明帝國的海軍未能成型,故而隻將這些倭賊驅逐出境,算是作罷,這一次他們不吸取教訓,反而再來襲擾,若是沒有一個明確和強硬的態度回應,那麼下一次倭桑瀛人還會得寸進尺,會發起更大規模的入侵,李患之是非常清楚這個民族的本性既是如此的,所以這次他已經決心要一舉消滅這個海外島國,徹底解決天明帝國的東南海疆之患。
“倭桑瀛死性不改,忘我天明帝國之心不死,豈能束手來降,若是讓你前去,反而害你送了性命,此等迂腐之事,朕不為之,張武超,朕對你寄予厚望,日後隻有用你大顯身手之際,這次卻是不能命你前去送死,襄侯之語卻是甚合朕意,不過這次朕卻不想假人之手,朕要親統大軍禦駕親征,必要滅此朝食,消除我東南海疆之患!使我天明帝國的海域永享太平!”李患之一語否決了張武超的提議,反倒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眾臣聽罷卻是一陣騷亂。
“陛下,目下我天明帝國正是新政推行,舊弊革新之時,前番幾次銳意進取都功虧一簣,正是因為沒有陛下您坐鎮中樞,才使得臣僚顧盼,有所疑慮。
今陛下振臂奮威使新政得以施行,若是此時離京,恐生變故,望陛下三思而行!”艾世章聽聞李患之又要禦駕親征,恐怕新政的推行又要重蹈覆轍,故而趕緊出言相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霍清明作為國防部長,雖然名義上乃是管理全軍之職,但是比起當初出任大將軍的實務,卻是無聊了許多,他身為武將,想的的戰場廝殺,而不是坐在廟堂之上去批閱那些該死的文件,況且上一次與倭桑瀛人交戰,那時他身為禁軍總領負責護位老皇帝,並未參戰,一直讓他深以為憾,這一次他也想討個帶兵之權,前去與倭桑瀛人兵車相會,好好的戰上一場,也算是了卻遺憾。
而且女皇身為帝國的皇帝,豈能每次都親自統兵出戰,兵危戰凶,自古沒有百戰百勝的將軍,若是女皇取勝自不必說,若是萬一敗了,那豈不是天大的恥辱?故而霍清明趕緊出言道:“陛下,艾世章所言極是,新政剛剛有見成效,若是陛下離京,唯恐有些大臣又會阻礙新政的推行,除了陛下無人能夠控製目前的局麵。
再者,倭桑瀛蕞爾小邦,荒蠻之地也,何須陛下禦駕親往,臣領一軍定當剪滅倭賊,獻賊寇之首於陛下案前,望陛下察納!”
“好了,你們的意思朕豈能不知?新政推行的阻力已經為朕消除,連京都都遷到這裡來了,你們幾個中樞大臣如果再辦不成新政的這點事,就可以引咎辭官了!
至於襄侯所言,朕又何嘗不知,你是怕朕有個閃失,動了一世的英名?你前番又未嘗與倭桑瀛人交戰,一直心有不甘,這一次想討個差事前往,好去舒展一下你這天明帝國第一武將的筋骨,是也不是?”李患之聽了艾世章及霍清明所言,是既好氣又好笑,他明白大臣們的用意,也是為了自己好,不過他豈能怕了這些倭桑瀛人?至於說新政之事,不過是一時的借口罷了,又豈能騙得了他。
“這...”霍清明被李患之點破了心中所想,頓感尷尬,一時跪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艾世章也是啞口無言,女皇帝想好的事情,任你是什麼人都難以改變,這一點他從施梅嬋口中不隻聽過一次,這一次恐怕女皇已經想好了要禦駕親征,再怎麼阻攔,恐怕也是於事無補了。
其餘幾位大臣見女皇陛下心意已決,也不再多說什麼,隻得默默跪在原地一言不發。
李患之見沒了反對意見,便再次開口道:“倭桑瀛乃是我天明帝國的大患,朕欲要與德瑪拉大陸建立通商關係,日後的事情繁複紛亂,不能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倭桑瀛的事情上,所以趁現在尚未與德瑪拉大陸開展商貿的合作,畢其功於一役,將倭桑瀛徹底剪滅,日後方可安心與德瑪拉大陸各國周旋。
這一次朕禦駕親征,卻是以海戰為先,調集東府軍聽用即可,朕再率禁衛軍為陸戰主力,中府軍第一、第二軍為脅從,對付倭桑瀛蕞爾小邦萬無一失,你等不必多慮,但最要緊之處便是後勤給養,你們看誰來負責比較合適?”
霍清明見自己領兵前去無望,作為曾經天明帝國最高軍事統帥,霍清明立刻便想到女皇在外領兵,後勤給養才是最為關鍵的一環,他腦中便可是思索適合的人選,當李患之開口詢問之際,他已經心中有了人選,於是開口回話道:“陛下,若是論後勤供給,主要負責的便是國防部,臣作為國防部長,理應負責此事,但是部內事務繁多,臣恐有失,故而需選一員乾將來專司此事,臣剛才遍思諸將,唯有一人最為合適!”
李患之見霍清明這麼快便替自己想好了專司後勤的將領人選,也是心中歡喜,終於麵上帶出了一絲微笑問道:“不知襄侯所言何人?”
“杜明堪當此任!”霍清明見李患之垂問,斬釘截鐵的回應道。
李患之聞言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杜明當初在硝山大營與自己相識,一向老成穩重,若是論帶兵攻略,杜明可能在李患之麾下的眾將中不算頂尖,甚至有些平庸,但是若要是負責防守一方,或是籌辦後勤,恐怕天明帝國的諸將之中無出其右者。
杜明在冀北平定之後便鮮有立功的機會,攻伐涼州之時,李患之考慮到大軍的後路需要大將鎮守,於是命杜明與左英升鎮守了勒南三郡,後來左英升調往岐涼城總攝後方全局,震懾涼州首府。杜明便獨自領軍鎮守勒南城,總督勒南三郡的防務。
涼州北部的對陣德瑪拉的大戰,杜明因此並未參與,朝廷大軍返回京城之後,杜明封中府軍總督,負責京畿之外大片區域的防禦工作,拱衛京師,也算是位高權重,後來李患之遷都永輝,推行新製,杜明又加國防部次長銜,這次讓他來統禦後方全局,籌備後勤正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李患之讚賞的看了一眼霍清明,即刻做了決定,命眾位大臣先行返回,今日之事不可泄露,由於此時已是天明帝國“崛興”四年的十一月末,再過一個月便是跨年之夜,無論如何不能在此時興兵,所以要等到跨年之後再行興兵,但年夜之前,一切籌備便要完備,於是眾大臣內緊外鬆,一切相關事務都在暗中進行。
轉眼間一個月的時間飛逝而過,天明帝國“崛興”五年的跨年之夜剛剛過去十天,女皇便傳下旨意“倭桑瀛蕞爾小邦,前番犯我國境,殺我國民,擾我海疆,劫我財物,長達十數載,其罪滔天罄竹難書,幸賴三軍用命,驅逐倭賊,還我河山,使百姓危而複安也!不料今番不思悔改,再犯海疆,縱有如天之仁,孰不可忍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今起國中之兵二十萬,並東府海軍討倭桑瀛之邦,滅此朝食,為天下靖!”
此旨意已經宣布,天下震驚,天明帝國的百姓無不歡喜,尤其是東南沿海的居民得知女皇陛下要起兵攻打倭桑瀛邦國,都是喜極而泣,女皇終於要起兵為自己這一眾受過倭桑瀛之苦的百姓討個公道了,聽聞女皇要禦駕親征,先到東南海域,再乘海軍戰艦渡海前去倭桑瀛,於是一個個自發組織起來,拿出許多糧草藥品,要獻於女皇陛下。
不過苦苦等待了十多天,卻是連女皇的一根毛都沒有看到,百姓中有人懷疑是不是有人訛傳女皇討倭之事,其實他們有所不知,軍機大事哪裡能讓外人知曉。
這次出征乃是海戰,茫茫大海不比陸地,山川地理均是固定不變,海上氣候、風向等因素變化多端,有沒有任何可以倚靠的地形作為隱蔽和防守之用,若是走露了風聲,說不準被倭桑瀛人提前知曉行軍路線,到時候來個伏擊,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之上,必不可避,豈不吃了大虧。
於是李患之這次主打一個出其不意,他先是放出風聲說自己要從東南海域出發,其實他早就秘密行軍至申城港,早已在那裡等候的東府海軍早就備好了運兵船和戰艦,二十萬大軍不可能一次性全部登船,隻能先運輸五萬人陸續登船,秘密向倭桑瀛本土的方向開進,其餘十五萬大軍需要分批再行前往。
李患之站在戰艦的艦首,看著深藍色的汪洋大海,心中升起一股興奮“老子前生不能做的事情,這一次要親手完成!倭桑瀛!等著吧,老子來了,殺你們個片甲不留!”
喜歡一夢維艱請大家收藏:()一夢維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