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海風帶著鹹濕的海水拍打在戰船的甲板之上,海麵上萬裡無雲的天空中,一輪驕陽閃耀著金色的光輝,照的浪濤起伏的海麵波光粼粼。
一艘天明帝國“鎮海”級戰艦如刀的艦首劈開波浪,朝著正東偏南的方向前進,四周十餘艘各式中小型戰艦呈環形將其護衛其中。
戰艦的桅杆之上,一麵天明帝國的繡龍戰旗迎風飄展,發出陣陣獵響。那旗上的金龍張牙舞爪,隨風舞動,仿佛活物一般,讓人觀之肅然。
李患之一身白紗宮裝羅裙,站立在戰艦的船首甲板之上,勝雪的白衣隨風舞動,配上她絕美的容顏,宛如天宮仙子降落凡塵。
她從德瑪拉大陸返回中土大陸之後,先是穿過草原,找到合勒部的族長哈丹巴特爾,表示需要合勒部提供十隻青鷹,並教授朝廷人員豢養青鷹的方法,以便天明帝國進行遠距離的通信使用。
這次倭桑瀛之變,李患之深感通信不便帶來的麻煩,她不由心中有了研發出電報的想法,但是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這個時代來講,其中的難度不言而喻,不可一蹴而就,隻能慢慢來。
之前遠距離的通信,靠的便是快馬驛站,飛鴿傳書等手段,若是漂洋過海的通信,就是連信鴿也不是十分快捷可靠,隻能倚靠船隻運輸信件,這樣的速度太過緩慢,很多事情等到信件抵達,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決策時機。
李患之不免想到了自己當初在合勒部見到的青鷹,這種猛禽少有天敵,飛行速度極快,耐力又強,最為適合遠距離的信息傳遞,即便是天明帝國到倭桑瀛本土這樣跨越海洋的距離,青鷹傳信也不過就是兩三天的時間而已,遠遠勝過其他的通信手段。
安全性上,青鷹也遠遠高於信鴿和陸地上的驛站傳送,青鷹性格謹慎多智,飛行的高度極高,很容易躲避惡劣天氣和其他猛禽的襲擾,經過特殊訓練的青鷹,是極其可靠的傳信夥伴。
李患之從合勒部索要到這種青鷹之後,如獲至寶,將它們完好的保護起來,並帶領合勒部豢養青鷹的訓師回到天明帝國的京城,即刻投入使用,並且勒令合勒部的訓師對李患之挑選出來的一些人進行訓練,教授他們豢養青鷹的技巧和方法。
待一切準備妥當,李患之即刻起行,她親自帶領段雄威、雲破軍、許儔、藺聞宇、顧俊川等將,率領三萬大軍,踏上了從申城港出發的“鎮海”級戰艦,直奔倭桑瀛本土而來。
經過數天的航行,已經接近倭桑瀛本土阪津番軍港的附近海域,李患之閒來無事,便踏上甲板站立艦首觀看海麵的景色,一麵欣賞風景,一麵暗思這次如何應對倭子國的事件。
就在她暗自思忖之際,便見從東邊海麵之上駛來一艘戰船,看旗幟乃是天明帝國駐倭子國的海軍戰艦,戰艦的體型與李患之的座艦“鎮海”級相比相對小的多,是一艘中型的“寧海”級戰艦。
對方的速度很快,片刻間便到了李患之所在艦隊的近前,旗語官互相交流之後,“鎮海”級戰艦的旗語官才大聲向下方彙報道:“陛下,對方是鄭海潭大人派來迎接陛下的先導船,接引陛下前去阪津番軍港的!”
“先導船?”李患之聽聞旗語官的話,不由有些微微詫異,自己並沒有傳旨讓坐鎮虎尾番大城的鄭海潭前來迎接,他如何派來了先導船?事情未免有些蹊蹺。
“傳旨,命先導船的艦長登上朕的座艦,朕有話要問!”李患之向身後的內侍官輕聲說了一句。內侍官不敢怠慢,即刻向旗語官大聲傳旨,旗語官依令而行,向對方傳達了李患之的旨意。
不一時,那“寧海”級戰艦上放下一艘小船,一名文官率領兩名侍從登上了小船,解開纜繩,由水手劃行,向李患之的座艦而來。
待其登上“鎮海”級戰艦的甲板,看到白衣勝雪的女皇陛下立於船首,那文官不敢怠慢,急忙來到近前,跪倒在甲板之上,俯首說道:“臣羅偉明叩請陛下金安,女皇陛下萬歲,萬萬歲!”
“羅偉明?你是鄭海潭的屬下?現居何職?今日為何到此前來迎接朕?如果沒有記錯,朕已經傳旨鄭海潭,不必前來迎接,他派你前來所為何事?”李患之看著腳下跪伏的羅偉明,略有不悅的連番問道。
羅偉明跪伏於地,聽聞女皇陛下語氣不善,頓時心中大驚,渾身發抖說道:“回稟陛下,鄭海潭大人自覺罪大,今親到阪津港麵見陛下請罪,特命微臣前來恭迎陛下!並...並無其他用意!”
李患之見那羅偉明戰戰兢兢,說話都不甚利索,也是既好氣又好笑,不過她心中知曉目前倭桑瀛的形勢定然是不甚樂觀,否則鄭海潭不至於大老遠跑來接駕。
想及此事,李患之不耐的擺了擺手說道:“起來吧!既然是前來迎接朕的,就先行帶路吧,難道還怕朕的艦隊走丟了不成!?”
羅偉明聽女皇此語,才如蒙大赦,慌忙起身回了自己的座艦,調轉船頭向阪津番軍港的方向緩緩駛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患之的艦隊隨後而進,不過多時便來到阪津軍港,李患之定睛觀看,這軍港照比自己返回天明帝國時又擴建了許多,增加了三座大型的港池,裡麵設置了數量繁多的錨地,用以供戰艦停泊。
看樣子自己麾下的臣屬也深受自己重視海軍的影響,對海軍的建設頗為在意,利用倭桑瀛島國的天然地理位置,打造出這樣一座大型的軍港,實屬是難能可貴,縱觀天明帝國的所有軍港,即便是比照天國規模最為龐大的申城港也是不遑多讓。
李患之在眾人的簇擁之下,下了“鎮海”級座艦,登上了港口的軍用碼頭,兩側早有天國駐倭桑瀛的軍兵護持,駐倭大臣鄭海潭率領一眾臣僚來到近前撩袍跪倒於地,口中言道:“臣等恭請聖安!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李患之看了一眼前來迎接的眾臣,以鄭海潭為首,其妻子程媛媛,其子鄭經遠,倭子國鎮國將軍黃令徽,倭子國首席政治顧問張浩民,左右司馬王耽、孫庭堅,並倭子國大名足利盛等一眾倭子國的高官皆是赫然在列。
眾人聽女皇陛下命令起身皆是口稱謝恩,緩緩站起身形,躬身立於兩側,等待女皇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