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患之抵達倭桑瀛阪津軍港,駐倭大臣鄭海潭率領一眾倭子國高官前來迎接,李患之問及當前形勢,得知目前最大的反抗勢力乃是前虎尾番逃將岸田太郎所率之眾,倭子國右大臣德源康仁出班啟奏,要推薦一人為將,前去剿滅岸田太郎。
李患之聽聞德源康仁出言,不由問道:“德源康仁,你有什麼好的人選?說來聽聽。”
“啟奏陛下,那岸田太郎乃是虎尾番舊將,現在他打著恢複七大番主統治秩序的旗幟,公然反抗倭子國統治,蠱惑了不少七大番主時代的舊勢力人心,但其實眾人不知,他自己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叛徒,當初他眾私兵圍剿虎尾番眾將,若不是陛下當時攻入銀番城內,虎尾番便要落入他的手中。”德源康仁見女皇動問,氣定神閒的徐徐道來,將岸田太郎的起兵理由加以否定,眾人不由聽的頻頻點頭。
德源康仁見女皇也是仔細聆聽,於是繼續說道:“我們應該先行將他的真麵目公之於眾,讓他不能繼續以此借口招搖撞騙,而後再派以特殊人物領兵討伐,岸田太郎必敗無疑!”
“你所說的特殊人物乃是何人?”李患之聽聞德源康仁提起特殊人物,心中仿佛已經知曉他要說出口的那個名字,不過她還是要加以確認,看看這德源康仁是否真如自己所料一般的攻於心計。
眾人聞女皇動問,也都好奇的看向德源康仁,想聽聽這位右大臣會說出哪個人來,可以解決這棘手的岸田太郎。
德源康仁見眾人投來好奇的目光,嘴角微微一笑,向李患之躬身一禮,才緩緩吐出幾個字“前虎尾番主,幸田兼信!”
“什麼?!幸田兼信!?這怎麼行!?”
“這若是讓他重新掌兵,豈不是很危險!”
“是啊,七大番主已被罷免兵權,若是重掌兵權,唯恐出現什麼禍事啊!”
倭子國的眾人聽聞德源康仁之語,不免心驚肉跳,他們這些倭桑瀛人可都是踩著七大番主失敗的軀體,才登上倭子國高官的位置的,如今要讓七大番主之一,號稱倭桑瀛第一猛將的幸田兼信再掌大軍,他們心中可都是一萬個不願意,一旦有個什麼疏漏,讓其死灰複燃,屆時他們這些人恐怕就要倒大黴了。
“陛下,這恐怕...”足利盛身為倭子國大名,地位得來不易,如今聽聞德源康仁要讓幸田兼信再度掌兵,他也不免有所擔心,急忙躬身向李患之行禮,想要開口勸阻。
李患之卻是揮了揮手打斷了他的話,而後臉色平淡的看向德源康仁,似笑非笑的說道:“德源康仁,你這計策倒是妙啊!”
德源康仁見李患之這般言語,知道自己的心思已經被女皇看破,急忙附身跪地說道:“臣的心思豈能瞞過陛下,臣雖與此二人皆有舊怨,但臣卻是一片公心,望陛下明察!”
在場的眾人聽德源康仁的話語,不免有些疑惑,但熟悉德源康仁的人便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
德源康仁當初在虎尾番為左大臣,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平日與豢養私兵的岸田太郎並不和睦,隻是沒有很多矛盾沒有拿到台麵上來說而已,後來幸田兼信被女皇所擒,岸田太郎又攜私兵謀反,欲要將虎尾番眾將一體擒拿,脅迫眾將擁立其為虎尾番主,若是此事成功,將嚴重影響到德源康仁整個家族在虎尾番的利益。
而幸田兼信本來對德源康仁寵信有加,隻因為虎尾番海軍被天國全殲一事,幸田兼信失去了理智,竟然不顧往日的功勞和情分,出手毆打德源康仁,並將其關入大牢,致使其差一點喪命獄中。
往昔的恩情,由此斷絕,最後德源康仁被李患之所救,才撿回一條性命,於是立誓報效女皇,以報救命之恩。
如今德源康仁推薦幸田兼信統兵去討伐岸田太郎,讓這兩個仇人刀兵相見,不管誰勝誰負,都將給德源康仁出一口惡氣,也真是驅虎吞狼的好計策。
如今德源康仁口說一切為了公義,倒是讓知道底細的人心中生出一絲鄙夷。
與其他人不同,李患之卻是對這個德源康仁的心思有更深一層的看法。幸田兼信身為七大番主之一,被冠以倭桑瀛第一猛將的稱號,如今卻是已經淪落為毫無實權的傀儡角色,心中定然不甘。而他又是七大番主中的首腦人物,若是借此機會讓他的聲威受挫,或是乾脆死在戰場上,那對於七大番主的舊勢力可謂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那岸田太郎乃是虎尾番的舊將,在銀番城發動叛亂,差點就篡奪了幸田兼信的番主之位,幸田兼信焉能不對其恨之入骨,今番兩人兵戎相見,必定拚個你死我活,若是借雙方之手,除去其中一方,對於天明帝國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何樂而不為?
至於說幸田兼信重掌兵權之後會擁兵叛亂,這李患之倒是毫不擔心,天國的軍事實力幸田兼信心裡是十分清楚的,當初他全盛之時尚且不能勝之,何況今日隻帶萬餘軍兵,又沒有什麼強力的兵種和武器輔助,你讓他如何叛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要能夠達到剪除二人其中一人的目的,對於天國來說就已經是戰略上的成功,若是稍加布置,將兩人同時除掉,絕對不是什麼難事,德源康仁恐怕就是看清楚了這一點,所以才想了這樣一個方法,在李患之麵前表示他為天國著想的忠心。
能夠消除這些舊勢力蠢蠢欲動的妄想之心,遠比軍事上的一兩場勝利來的重要,所以德源康仁的計策李患之心中其實已經默許。所以李患之打斷了足利盛的勸諫,開口說道:“德源康仁,你身為倭桑瀛人,卻是對朕一片忠心,難得你一片苦心,朕便準你所奏,命幸田兼信為南路招討使,調撥一萬倭子國足輕步軍,命其限期剿滅岸田太郎!”
眾人見女皇陛下允許,也不再多言,皆是躬身領旨,李患之一眼看見倭子國眾人之中,建川康垂手而立,心中一動開口說道:“建川康何在?”
建川康聽聞女皇詢問,趕緊出班答道:“臣建川康在此,恭請陛下聖安!”說罷附身跪倒,叩首於地。
李患之看了看這位當初阪津番的海軍將領,作為李患之初到倭桑瀛之時收服的第一個倭桑瀛將領,在李患之的威嚴之下,給天明帝國提供了許多的重要情報,也使得天國在對倭桑瀛的戰事中屢屢占據上風,打的倭桑瀛連番慘敗。
作為獎賞,李患之在建立倭子國之後,冊封建川康為兵部卿,位同兵部尚書,乃是倭子國管理軍隊的最高長官之一,隻不過倭子國的兵權多是被天國人物把持,建川康不過徒有虛名而已。
這段時間通過往來倭桑瀛和天明帝國的密報,李患之得知建川康對天明帝國頗有微詞,他雖然沒有調動兵馬的實權,但是作為最高軍事長官之一,若是說對起義軍一點的情報都沒有,是萬不可能之事。
他卻緘口不言,致使倭子國多次派兵均是無功而返,顯然是消極怠工的表現,至於其背後有沒有更為不可告人的秘密,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李患之卻是要通過這件事來徹底分辨一下此人的底細,若是生了異樣的心思,絕不會留他下來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