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嬰兒房的燈光溫柔地灑在程曦臉上。她低頭看著懷中的小寶,那雙清澈的眼睛正一眨不眨地望著她,仿佛在確認母親的存在。
“媽媽在這裡,永遠都在。”程曦輕聲承諾,指尖輕撫過嬰兒柔軟的臉頰。
三個月前的那場車禍仍會在午夜夢回時驚擾她——金屬扭曲的刺耳聲響,玻璃碎裂如鑽石般散落,還有薇姐最後那句未說完的話。醫生說程曦能活下來是個奇跡,但她知道,那不是奇跡,是薇姐在生死瞬間猛打方向盤,將生的可能留給了她。
“曦姐,怎麼還沒睡?”林姨披著外套站在門口,眼含關切,“醫生說了你需要多休息。”
程曦抬頭微笑:“馬上就睡,隻是想多陪陪小寶。”
林姨走近,看著嬰兒咿呀學語的模樣,眼中泛起溫柔:“長得真像你小時候,特彆是這雙眼睛,明亮又倔強。”
“我媽媽的眼睛也是這樣的嗎?”程曦輕聲問,她幾乎不提起早逝的母親。
林姨愣了一下,隨即笑容溫暖:“更像你外婆。說起來,你出生那天,她抱著你不肯撒手,說這孩子的眼睛裡裝著整片星空。”
程曦心頭一顫。這些家族記憶的碎片,她從未聽過。父母早逝後,她幾乎切斷了與所有親戚的聯係,以為自己早已習慣了孤獨。
“能多告訴我一些嗎?關於我父母,關於外婆...”程曦的聲音幾乎耳語。
那一夜,林姨坐在嬰兒房柔軟的地毯上,講述著程曦從未知曉的家族往事。小寶安然入睡,而程曦則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根。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入臥室。程曦醒來,發現枕邊放著一本相冊和一封信。相冊裡是她嬰兒時期的照片,每一張下麵都有娟秀的字跡記錄著拍攝時的情景。信是薇姐生前留下的,委托律師在她“有什麼”時轉交。
“親愛的曦:
如果你讀到這封信,說明我又任性了一次,先走了一步...”
程曦的指尖顫抖著撫過信紙,薇姐灑脫的字跡仿佛帶著聲音,在她腦海中響起。
“記得第一次見你,是在大學設計課上,你一個人坐在角落,卻有著讓人無法忽視的光芒。我知道,我們會成為最好的搭檔,最好的朋友...工作室這些年是我最驕傲的成就,但不是那些獎項和作品,而是與你一起奮鬥的日子...
如果有一天我不能陪在你身邊了,請不要放棄創作。你的才華不該被埋沒,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你明白,生活不隻有工作。去看看世界,去愛與被愛,去體驗那些我們總是說‘等忙完這個項目’就去做的事...
順便,我擅自給你報名了下個月的‘創新設計人才培訓計劃’,知道你會罵我多事,但相信我,你需要這個...”
信的最後,薇姐寫道:“恐懼會告訴你什麼最重要,失落會讓你看清誰最真。珍惜眼前人,曦。還有,記得幫我看看阿爾卑斯的雪,那是我們約好的。”
淚水模糊了程曦的視線。原來薇姐早已察覺她逐漸封閉的內心,甚至在離開前,還為她的未來鋪路。
接下來的日子,程曦開始學習平衡工作與生活。她每天上午處理工作室事務,下午專心陪伴小寶,晚上則留給自己學習和創作。林姨幫忙照顧家務,而工作室的團隊成員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曦姐,這是新修改的方案,我覺得可以參考最近米蘭展的趨勢...”小雯將設計圖鋪在程曦麵前,眼中閃著光。
程曦驚訝地發現,團隊在她休養的這段時間裡不僅維持了工作室運轉,還開拓了新的設計思路。
“你們...”程曦一時語塞,“做得太好了。”
阿倫撓頭笑道:“其實最開始一團糟,還好大家互相支持。薇姐以前常說‘工作室是大家庭’,現在才真正理解了。”
大家庭。程曦環顧四周,這些曾經隻是“員工”的麵孔,此刻在她眼中有了不同的意義。
周末,程曦鼓起勇氣撥通了姑姑的電話。長達十年的隔閡後,第一次通話尷尬而克製,但當她提到小寶時,姑姑的聲音瞬間柔軟下來。
“你都有孩子了...時間真快。”姑姑哽咽著,“你爸爸要是知道,該多高興。”
隔周,姑姑特意從南方小城趕來,帶著親手織的嬰兒毛衣和一本厚厚的家族相冊。那個下午,程曦聽著家族故事,看著小寶在姑姑懷中咯咯笑,感到一種久違的歸屬感。
“工作室最近怎麼樣?”姑姑臨走時見道。
程曦正要回答“還好”,卻突然改口:“其實遇到一些挑戰,新的競爭很激烈。”
出乎意料地,姑姑提出了幾個相當有見地的建議。原來她退休前曾是市場營銷總監,對品牌運營頗有經驗。
“你為什麼從不告訴我這些?”程曦驚訝地問。
姑姑苦笑:“你總把自己包裹得那麼緊,曦曦。不是每個人都會離開你的。”
這句話刺痛了程曦,也喚醒了她。她開始主動聯係舊友,重新建立那些因工作忙碌而疏遠的關係。她發現,原來許多人一直在那裡,隻是她從未伸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個月後,程曦做出了重大決定——重組工作室架構,提拔小雯和阿倫為合夥人,實行項目分紅製度,讓每個成員都能分享成功。
“我想打造的不是一家普通的設計公司,而是一個能讓創意人才成長的地方。”在團隊會議上,程曦宣布了新方向,“薇姐教給我最重要的一課是:設計與愛一樣,隻有在分享中才能實現真正的價值。”
她啟動了“薇光計劃”,每年選拔兩名年輕設計師提供全額獎學金和entorship。工作室還將拿出10的利潤支持女性創業項目。
台下,團隊成員們眼含淚光。他們知道,這不僅是商業策略的轉變,更是程曦內心的蛻變。
然而挑戰接踵而至。就在程曦準備參加薇姐為她報名的培訓計劃時,工作室最大的客戶突然宣布終止合作,理由是他們找到了“更專注”的設計團隊。
消息傳來,會議室一片沉寂。這個項目占工作室收入的40,失去它意味著可能無法維持現有團隊規模。
“是星耀設計,他們挖走了我們兩個初級設計師,帶走了我們的方案。”小雯憤怒地拍桌,“這根本是商業間諜!”
程曦感到熟悉的焦慮湧上心頭。過去,她會連續幾周加班,試圖用工作填滿恐懼。但現在,她做了不同的選擇。
“給大家放半天假。”程曦突然說。
團隊成員驚訝地看著她。
“焦慮不會解決問題。”程曦微笑,“今天下午都回去休息,陪陪家人愛人,做點讓自己快樂的事。明天早上,我們要帶著清晰的頭腦和充滿創意的心回來。”
散會後,程曦獨自留在會議室。她承認內心的恐慌,但不再試圖壓抑它。她拿出手機,不是打給客戶或競爭對手,而是打給了姑姑。
“我需要一些建議...”程曦第一次主動求助。
電話那頭的姑姑耐心聽完,不僅提供了專業建議,還提醒她:“記住,危機可能成為轉機。”
當晚,程曦抱著小寶,翻看薇姐留下的信。信中有一句話特彆突出:“真正的設計不是為了競爭,而是為了連接人心。”
忽然間,靈感閃現。
第二天,程曦沒有像預期那樣召集團隊緊急會議,而是獨自外出三小時。回來時,她帶來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她約見了終止合作的客戶的總裁,不是為了挽回項目,而是提出一個全新提議。
“我了解到貴公司正在尋求品牌年輕化轉型,”程曦在演示中說道,“而不是繼續原來的項目,我建議我們共同創建一個子品牌,由我的團隊全程主導,targeting新興市場。”
客戶總裁驚訝不已:“但這比原項目風險大得多。”
“真正的創新總是伴隨風險。”程曦自信地回答,“我的團隊已經準備了初步方案。”
事實上,程曦通宵未眠,與核心團隊遠程協作完成了概念設計。她展示了不僅包括產品設計,還有完整的品牌故事和營銷策略。
令所有人驚訝的是,客戶接受了這個更大膽的提議。一周後,合同簽署,新項目預算甚至是原項目的兩倍。
“你是怎麼想到的?”慶祝會上,小雯好奇地問。
程曦看著團隊每一張臉:“薇姐曾經告訴我,當門關上時,不要拚命敲門,而是看看有沒有窗開著。這次我看到了不止一扇窗。”
培訓計劃開始的前夜,程曦終於整理了薇姐的辦公室。在抽屜最深處,她發現了一個未完成的設計——一枚融合了雪花與翅膀圖案的胸針,旁邊寫著“致曦與小寶,愛與自由的象征”。
程曦捧著這份最後的禮物,淚如雨下。薇姐直到最後都在創造美,傳遞愛。
第二天,程曦帶著小寶和林姨,踏上了前往培訓地的旅程。課程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小鎮進行,那裡正是她和薇姐約定要去看雪的地方。
第一堂課,導師要求學員分享“設計的初衷”。當程曦站起來時,她沒有談獲獎作品或知名項目,而是講述了薇姐的故事,展示了那枚未完成的胸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