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對我而言,曾經是證明自己的方式,是盔甲和武器。”程曦的聲音在教室裡清晰而堅定,“但現在我明白,設計最終是愛的具象化,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我的新係列將叫做‘微光’,紀念那些照亮我們生命的靈魂。”
課程期間,程曦學會了在創作與育兒之間平衡。同學們常常看到她在草坪上鋪開草圖,一邊哄著小寶,一邊修改設計。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分心”的狀態反而讓她的創作更加自由靈動。
最終項目展示時,程曦呈現的不僅是一個設計係列,更是一個完整的品牌願景——“微光工坊”,致力於培養女性設計師,將部分收益捐贈給單親媽媽支持機構。
項目獲得了最高評價,更有投資人當場表示願意支持。
回程的飛機上,程曦望著窗外的雲海,小寶在她懷中安睡。她想起薇姐信中的話:“恐懼會告訴你什麼最重要,失落會讓你看清誰最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是的,她曾經恐懼不被認可,恐懼失去控製,恐懼依賴他人。但現在,她接受了脆弱,學會了求助,懂得了分享。在失去薇姐的痛苦中,她找到了更多愛——來自家人,來自朋友,來自團隊,甚至來自自己。
飛機開始下降,城市的燈火在下方閃爍,每一盞燈都是一個故事,一個家庭,一段人生。
程曦輕輕吻了吻小寶的額頭:“我們到家了,寶貝。”
新的生活依然會有挑戰,工作室的轉型才剛剛開始,育兒之路漫長而複雜。但此刻,抱著溫暖的小生命,程曦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與力量。
她會繼續設計,繼續創造,繼續愛。不是為了證明什麼,隻是為了活出生命的本真——與所愛之人分享美好,像微光點亮微光,最終彙聚成星河。
飛機平穩落地,程曦打開手機,第一條跳出來的消息是姑姑的:“回家了嗎?煲了你最愛喝的湯,等著你們。”
窗外,月光如水,溫柔地籠罩著這座城市的喧囂與寧靜。程曦微笑著回複:“馬上就到家。”
是的,她回家了,不隻是回到一個地方,而是回歸到一種她幾乎遺忘的生活——有親人,有朋友,有煙火氣,有平凡卻珍貴的溫暖。
而這,才是所有創作的源頭,所有夢想的歸宿。
程曦抱著小寶走出機場,晚風拂麵,帶著城市特有的氣息——不是阿爾卑斯山間的清冽,而是家的味道。遠處,姑姑的身影在接機口翹首以盼,一見到她們就小跑著迎上來。
"路上順利嗎?小寶有沒有鬨?"姑姑自然而然地接過行李車,目光慈愛地落在熟睡的嬰兒臉上,"長得真快,才兩周不見,小臉又圓潤了些。"
"很順利,小寶在飛機上一直在睡,空乘都誇他是天使寶寶。"程曦笑著說,心中湧動著暖意。這種有人接機、有人問候的平凡場景,曾經是她生活中稀缺的溫暖。
回到公寓,湯的香氣撲麵而來。林姨從廚房探出頭,腰間係著那條熟悉的碎花圍裙:"正好,湯剛煲好,洗個手就能吃飯了。"
餐桌已經擺好,三副碗筷,幾道小菜,都是程曦小時候愛吃的。她眼眶微微發熱——這些菜肴的味道,她已經十幾年沒有嘗過了。
"姑姑怎麼知道我喜歡這些菜?"
姑姑盛湯的手頓了頓,聲音輕柔:"你爸爸以前常念叨,他女兒最愛吃媽媽做的糖醋排骨和冬瓜盅。我試了好幾次,不知道味道對不對..."
程曦嘗了一口,記憶中的味道在舌尖蘇醒,那些被歲月塵封的童年片段忽然清晰起來。她低頭掩飾突然湧上來的情緒,輕聲道:"很像,幾乎和媽媽做的一樣。"
那一刻,餐桌上的氣氛悄然變化。不再是客氣而克製的關係,而是真正血脈相連的親人之間的溫暖流淌。
晚飯後,程曦哄睡了小寶,回到客廳發現姑姑和林姨還在等她。
"曦曦,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姑姑拍拍身邊的沙發位,"我下個月就正式退休了,想搬來和你一起住,順便幫忙照顧小寶。當然,如果你覺得不方便..."
"當然方便!"程曦脫口而出,隨即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是說,我很希望姑姑能來住。這房子這麼大,本來就該多些人氣。"
林姨也點頭:"那太好了,我每周能多來幾天,給你們做好吃的。"
那晚,程曦躺在床上,回想這短短幾小時內發生的變化。曾經空蕩冷清的公寓,忽然間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和親情的溫暖。她意識到,家的意義不在於地方多大多豪華,而在於那裡有沒有等你的人,有沒有溫暖的燈光和熱騰騰的飯菜。
第二天清晨,程曦早早醒來,小寶還在酣睡。她輕手輕腳地走到書房,打開筆記本電腦。培訓期間的靈感還在腦海中閃爍,她迫不及待地想要記錄下來。
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她沒有沉浸在工作中忘記時間。設定好一小時的鬨鐘,她允許自己完全投入創作,然後就必須回到母親的角色中。
這種有節製的創作反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知道時間有限,她的思維更加集中,筆下的線條更加果斷,色彩運用也更加大膽。當鬨鐘響起時,一套以"微光"為主題的初稿已經完成。
小寶的啼哭準時響起。程曦放下畫筆,微笑著走向嬰兒房。換尿布、喂奶、陪玩,這些曾經讓她焦慮的瑣事,如今成了創作間隙的調劑。在陪伴小寶的過程中,她觀察著嬰兒對色彩、形狀的反應,那些純粹的本能反應給了她新的靈感。
上午十點,門鈴響起。小雯和阿倫帶著工作室的進展報告前來拜訪。
"曦姐,你看起來氣色真好!"小雯驚喜地說,"阿爾卑斯的空氣這麼養人嗎?"
程曦笑著請他們進門:"不是阿爾卑斯的空氣,是學會了呼吸的方法。"
她衝了咖啡,大家圍坐在客廳地毯上,小寶在旁邊的遊戲墊上自得其樂。這種輕鬆的家庭式會議,與從前緊張嚴肅的會議室氛圍截然不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失去星耀的項目後,我們按照你的建議,重新定位了目標客戶。"阿倫打開平板電腦,"結果意外地吸引了一批新興品牌,他們認為我們的新方向更加貼近年輕人的審美。"
小雯補充道:"最重要的是,團隊士氣高漲。大家喜歡現在的工作模式——有彈性時間,有創意自由,還有項目分紅。"
程曦翻閱著報告,驚喜地發現工作室的業務量不降反升,利潤率也有了明顯改善。"你們做得太棒了!我真的...很佩服你們。"
"是因為你先改變了,曦姐。"小雯真誠地說,"你信任我們,給我們空間和自主權,這種尊重反而讓大家更願意全力以赴。"
中午,姑姑做好了一桌菜,熱情地邀請小雯和阿倫一起用餐。餐桌上,大家暢所欲言,從設計趨勢聊到育兒經驗,從市場動態聊到生活瑣事。程曦聽著,笑著,偶爾插話,心中充滿了一種踏實的感覺。
送走同事後,程曦推著小寶到小區花園散步。秋日的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嬰兒在推車裡咿呀學語,小手試圖抓住空氣中的光點。
程曦停下腳步,蹲下身來,順著小寶的視線望去——那是一叢即將凋謝的玫瑰,在午後的陽光下卻依然有著驚心動魄的美。她忽然想起薇姐常說:"完美不是沒有缺陷,而是完整地接納所有不完美。"
她拿出手機,拍下那叢玫瑰,光線巧妙地在花瓣邊緣勾勒出金色的輪廓。那一刻,她明白了"微光"係列真正的靈魂——不是耀眼奪目的光芒,而是生命在掙紮與綻放中自然散發的那種溫暖而堅韌的光亮。
回家後,程曦立即將這一靈感付諸實踐。她調出早上的設計稿,大膽地加入了更多自然元素和不對稱設計,讓作品更加生動而有溫度。
姑姑抱著小寶在一旁觀看,忽然說:"這個係列,讓我想起你外婆的首飾盒。她有些自己設計的首飾,也是這種自然隨性的風格,可惜後來都散失了。"
程曦抬頭,眼中閃過驚喜:"姑姑有外婆的設計圖或者照片嗎?"
"可能老相冊裡有幾張,我回去找找。"姑姑說,"你外婆要是知道外孫女繼承了她的天賦,一定會很驕傲。"
這句話輕輕觸動了程曦心中某個柔軟的角落。她不僅從薇姐那裡承接了創意之火,還有著家族的藝術血脈。這種連接感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實和自信。
傍晚,程曦接到一個意外來電。是培訓期間的導師,國際知名設計師艾琳娜。
"程曦,我記得你的最終項目是關於支持女性設計師的平台。"艾琳娜的聲音一如既往地直接,"我有個朋友,女性創業基金的負責人,對你的項目很感興趣。她們正在尋找有社會價值的設計項目進行資助。"
程曦心跳加速,她簡要介紹了"微光工坊"的構想和進展。通話結束後,她激動地抱住剛剛進門的小雯。
"機會來了!真正的機會!"
當晚,程曦熬夜完善商業計劃書,但不是獨自奮戰。小雯和阿倫在線協同工作,姑姑負責照顧小寶,林姨則準備了宵夜給大家加油。
午夜時分,計劃書完成並發送。程曦站在陽台上,望著城市的夜景,心中充滿感激。她不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有一群人相伴同行。這種支持不是負擔,而是禮物,讓她能夠飛得更高更遠。
回到臥室,小寶在嬰兒床裡睡得正香,小手舉在頭頂,像一個小小的投降姿勢。程曦輕輕吻了吻他的額頭,低語道:"媽媽會為你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一個充滿愛與創造力的世界。"
躺在床上,程曦回想這一天發生的點點滴滴——親情的溫暖,團隊的成長,創意的突破,機遇的降臨。所有這些都源於她心態的轉變:從封閉到開放,從獨立到互聯,從證明自己到分享價值。
窗外的月光如水般灑進房間,程曦閉上眼睛,感到一種深沉的平靜。明天的挑戰還會很多,工作室的轉型才剛剛開始,育兒之路漫長而複雜,但她不再害怕。
因為她知道,無論前路如何,她都不是獨自一人。有親人,有朋友,有團隊,有那些看不見卻始終存在的愛和支持,如同夜空中無數的微光,雖然每一點都很微小,但彙聚在一起,就足以照亮前行的路。
在這個認知中,程曦沉入了安寧的睡眠,夢中沒有過去的陰影,隻有無限可能的未來。
喜歡先婚後寵的妻請大家收藏:()先婚後寵的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