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領著薛玉瑾和曉薇往江邊走,碼頭上的輪渡正“嗚”地一聲靠岸,帶著水汽的風卷著船笛聲撲過來。“坐輪渡過去快,還能看看江景。”他邊說邊扶著乾媽踏上跳板。
江麵上波光粼粼,曉薇扒著欄杆看不夠,指著遠處的鐵橋嚷嚷:“這橋比石坎的石板橋氣派多了!”薛玉瑾則望著岸邊的騎樓,輕聲說:“跟畫裡見的一樣,青磚上都長著故事呢。”
二十分鐘後,輪渡抵了天字碼頭。淩晨攔了輛紅色出租車,報上“中山六路”,車窗外的街景便像翻書似的往後退——從江邊的歐式建築,慢慢變成騎樓連綴的老街道,招牌上的“燉品”“臘味”字樣越來越密。
“到了!”曉薇率先跳下車,眼睛立刻被街口捏麵人的攤位吸住。薛玉瑾下車時,鼻尖動了動:“好香,是糖炒栗子的味兒吧?”
淩晨笑著付錢:“前麵就是文化街,咱們從街頭吃到街尾。”他抬手往巷裡指,灰磚牆上爬著三角梅,老字號的糖水鋪飄出薑撞奶的甜香,粵劇票友的唱腔正從茶館裡漫出來,混著此起彼伏的粵語叫賣,熱熱鬨鬨地裹住了這三個從石坎來的客人。
剛踏進廣府文化特色街的街口,就見阿勇拎著個藤編托盆站在老榕樹下,見他們來,立馬笑著迎上來:“乾媽,三姐,晨哥早說你們要來,我在這兒等半天了!”
他把托盆往曉薇麵前一舉,裡麵已經放著兩串剛出爐的魚蛋,醬汁裹得油亮:“先嘗嘗這個,‘肥叔魚蛋’的招牌,彈得能當乒乓球!”
曉薇接過來咬了一口,燙得直呼氣,卻含糊著喊“好吃”。薛玉瑾看著阿勇忙前忙後的樣子,笑著說:“這孩子還是這麼機靈,在石坎時就數你會張羅。”
阿勇撓撓頭,引著他們往街裡走:“晨哥的親人就是我的親人,這點事算啥。前麵‘甜蜜蜜’留了位,糖水都晾到溫乎了;‘阿婆牛雜’剛起鍋,我讓多放了點蘿卜,燉得爛乎。”
路過自家的陶瓷檔口時,曉薇被貨架上的小花瓶吸引,伸手想去摸。阿勇連忙擺手:“三姐喜歡隨便拿,彆客氣!不過這檔口是做生意的,明算賬——但乾媽和三姐要的,記我賬上!”
淩晨在一旁笑:“彆慣著他,該給錢給錢。”
“那哪行!”阿勇梗著脖子,“晨哥您是幕後老板,您的親人來捧場,哪能讓掏錢?再說了,這些陶瓷本就是石坎窯廠出的,乾媽和三姐看著親,拿幾件回去才叫應景。”
說話間,他們已經走到糖水鋪門口,阿勇掀開門簾:“先吃雙皮奶,涼的熱的都有,管夠!”
街裡的吆喝聲、碗碟碰撞聲混在一起,阿勇的大嗓門穿梭其間,把石坎來的親人往最熱鬨的煙火裡帶。薛玉瑾看著托盆裡漸漸堆起的美食——馬蹄糕、煎堆、及第粥,眼裡的笑意漫出來,倒比糖水裡的蜜還甜。
淩晨拍了拍阿勇的胳膊,笑著搖頭:“陶瓷就不用拿了,乾媽和三姐這次來是散心的,帶些瓶瓶罐罐回去反倒累贅。再說石坎窯廠就在家門口,真想要,回頭讓王師傅燒幾件新的,比這兒的還新鮮。”
薛玉瑾也跟著點頭:“是啊,家裡擺的都是石坎本地的罐子,夠用了。咱們今天就專心吃,彆惦記這些。”她指著不遠處飄著蒸汽的粥檔,“我聞著那艇仔粥的味兒,比啥都香。”
曉薇正咬著魚蛋點頭,含糊道:“對,吃最重要!阿勇你快帶我們去吃那個粥,剛才在輪渡上就聽晨仔說了,說裡麵有魚片有花生,聽著就饞人。”
阿勇見狀也不堅持,笑著把托盆往旁邊夥計手裡一遞:“得,聽晨哥和乾媽的!那粥檔我熟,老板的魚片切得薄,粥底熬了四個鐘頭,保證你們吃了還想吃。”說著便引著他們往粥檔走,腳步輕快得像踩著鼓點,“吃完粥再去看捏麵人,那師傅能捏出孫悟空,跟晨哥畫的一樣精神!”
陽光透過騎樓的縫隙落在地上,把幾人的影子拉得長長的。沒有陶瓷的牽絆,倒更自在,薛玉瑾和曉薇的笑聲混著街邊的叫賣,在老街上蕩出一串輕快的調子。
幾人順著石板路慢慢逛,曉薇手裡舉著剛買的煎堆,邊啃邊看街邊的粵劇海報。淩晨指著前麵一家掛著“老字號腸粉”木牌的小店,對薛玉瑾說:“乾媽,這家的布拉腸得嘗嘗,米漿蒸得滑溜溜的,淋上豉油,配著蔥花香菜,一口下去全是米香。”
薛玉瑾跟著他走進店,看著師傅把米漿倒在布上,晃勻了送進蒸籠,動作麻利得像在表演。沒一會兒,一卷白胖的腸粉被切成段,澆上醬汁端上來。她夾起一塊吹了吹,送進嘴裡,眼睛亮了:“這可比石坎的米糕細膩多了,滑溜溜的,一點不費牙。”
剛吃完腸粉,淩晨又拉著她們拐進一條小巷:“前麵有家爽魚皮,用的是鯇魚皮,冰鎮過的,拌著花生米、薑絲、蔥絲,酸辣爽口,夏天吃最過癮,現在天涼吃著也開胃。”
老板手腳麻利地拌好一碗,遞到薛玉瑾麵前。她嘗了一口,魚皮脆得“咯吱”響,酸辣汁裹著清爽的口感直往喉嚨裡鑽,忍不住讚道:“這味道夠勁!比家裡做的魚乾多了層鮮靈勁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曉薇吃得直咂嘴,含糊道:“晨仔你太會找了,這些東西在石坎聽都沒聽過!”
阿勇在一旁笑:“晨哥閉著眼睛都能摸遍這條街,哪家的味道最正,他門兒清。前麵還有甘草水果,泡得酸甜的,要不要再嘗嘗?”
幾人說說笑笑往前挪,手裡的小吃換了一樣又一樣,薛玉瑾和曉薇的嘴角始終沾著笑意,仿佛要把這街裡的煙火氣,一口一口都嘗進心裡去。
從美食街出來,淩晨笑著提議:“去旁邊的飛圖家電音像店轉轉,裡麵有新到的錄音機,還有不少磁帶。”
剛進門,貨架上的錄音機就傳來熟悉的旋律——“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是《大俠霍元甲》的主題曲。曉薇耳朵尖,猛地停下腳步,眼睛瞪得溜圓:“這不是江河哥的歌嗎!”
她幾步衝到櫃台前,一眼就看見牆上貼著江河和何雲露的宣傳海報:江河穿著白色襯衫,眉眼英氣;何雲露梳著麻花辮,笑起來有兩個淺淺的梨渦。櫃台裡整整齊齊碼著他們的錄音帶,《大俠霍元甲》《青春戀曲》的封麵在燈光下格外醒目。
“天哪,他們的磁帶都擺到這兒了!”曉薇拿起一盒江河的磁帶,手指在封麵上來回摩挲,語氣裡滿是與有榮焉的興奮,“在石坎時就常聽他們唱歌,沒想到現在在廣州的店裡都能見到,還是這麼顯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