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宇宙空間尋找到一支幾乎沒有的移動艦隊,難如登天!
高功率雷達,引力透鏡等,都基本不可能起效。
除非艦隊本身發光發熱,像太陽一樣。
不過李前組織建立的萬有引力研究所,這些年也小有成功。
科學家研究藍星上的重力井,研究極限超進化者撬動引力的過程,雖然還沒找到改變常數g的可行性方案。
但是,對於引力波動的探測,非常敏感。
這種技術應用到航天領域,以至於人類可以結合物體影響時空的曲率,與其本身的引力波動的交互,發現深空中相對距離的質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稱作自引力探測技術。
距離越近,探測越精準。
章廖東和人類都很興奮,但默默等待。
哨騎兵探測器組開始聚攏,組成大型探測陣列,展開更細致的觀測,終於獲得更加珍貴的第一手數據,發送向藍星。
風箏號率先截獲。
章廖東將數據導入計算機,進行初步分析,排除探測器組受到外界乾擾誤判的情況。
根據初步數據分析,共享者文明的艦隊規模極其巨大。
能夠探測到的,都超過一百艘。
當章廖東得到初步解析的數據,眉頭立刻緊皺,滿臉凝重。
能夠探測到的,超過一百艘飛船,距離都非常近。
相互間隔可能不到五千米的樣子……
章廖東難以想象一支太空艦隊,飛船間距最多五公裡是個什麼情況,稍有不慎就會引發事故。
不過那是外星人。
令得章廖東皺眉的原因是,這一百艘飛船都非常巨大。
每一艘的質量,都超過20萬億噸!
其中還有三艘特彆巨大的飛船。
按照探測器組反饋的數據,單一一艘的質量,超過300萬億噸!
那麼300萬億噸是個什麼級彆呢?
藍星上最高的山峰質量,差不多6萬億噸……
一艘飛船,是其50倍?
智輔按照人類風箏號的設計密度,嵌套300萬億噸的質量。
那麼風箏號將長達100公裡,寬2039公裡!
這種東西,人類的工程師們想都沒想過。
可見共享者文明的科技水準,尤其是宇宙飛船方麵,絕對超過人類。
這也是章廖東皺眉的原因。
對方太強大了!
但話又說回來了,共享者文明的飛船越大,人類越放心。
首先,以可控核聚變作為能量源,驅動一艘飛船加速,速度是有極限。
無論是燃料占比,還是考慮相對論的限製,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最多將一艘鯤鵬號加速到不足10c。
這還是在時間拉到足夠長的情況下。
共享者文明就算技術再怎麼先進,隻要還在使用可控核聚變,其最多將鯤鵬號加速到30c,這是物理宇宙的限製。
且需要大量時間!
何況還是300萬億噸的龐然大物。
不過也不能輕敵。
誰知道共享者文明還掌握其他什麼技術?
畢竟由三個流浪文明組合,並且發展了不知道多少個千年。
萬一科幻設定中的那什麼誇克發動機,人家也有呢?
雖然就算是有,章廖東也不信共享者文明艦隊能追上現在的藍星。
正經的問題是,共享者文明艦隊過於龐大,最好提前規避,以免受到藍星引力的影響才對。
做完初步的數據分析,章廖東溝通火種,將自己的結論,和部分重要數據傳回藍星。
藍星方麵可以根據數據,重新進行分析。
喜歡藍星傾覆:我不玩遊戲全球恐慌請大家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遊戲全球恐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