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黑洞,擋在前方。
藍星繼續向前航行,結局可想而知。
這就像明知軌道前方是深淵,但刹車壞了,火車頭停不下來,也不能拐彎。
最為關鍵的是,其對外引力擾動還在緩慢增強。
這說明什麼?
說明其質量正在增加,不斷吞噬著周圍的物質膨脹。
幾位院士、領導同時震驚,一股涼意從頭到腳。
他們想到當初4號的那個大漩渦,失鄉號爭分奪秒逃離,險些被卷入。
現在藍星可能遇到類似情況。
不過很快,幾人冷靜下來。
因為引力研究所的幾位研究員相當鎮定,李前也是,還喝了口水,隻是略略皺眉而已。
幾位院士對視一眼,又想到一處,身體慢慢放鬆,重回座位。
由於要尋找共享者文明艦隊,人類對前方的觀測是最頻繁,精度和手段最高的。
可觀測的距離上,藍星前方沒有任何超級天體。
如果存在一顆黑洞,人類肯定觀測到了。
所以,黑洞即便存在,也遠在50光年之外,而藍星在靠近到50光年外的星雲時,就會進入高維航道遠行。
目前來看,每一次高維航行,都將藍星帶到遙遠到完全陌生的星空,絕對超過那顆可能存在的黑洞了。
反倒是,藍星第一次距離超級天體如此近,是個絕佳的研究機會。
想到此,幾位院長紛紛瞥了一眼引力研究所的研究員們幾眼。
其中一人沒好氣地罵道:
“老子一把老骨頭,差點被你們嚇死!”
幾名研究員撓頭或乾笑。
主要是剛才才因為共享者文明龐大艦隊規模受到震撼,又乍然聽到藍星可能正撞向一顆黑洞,腦瓜子瞬間嗡嗡的,驚出滿身冷汗,缺乏思考,沒反應過來。
這幾個家夥,專門逮著時間來這裡堵李前的。
原因也非常簡單。
藍星前方可能存在一顆黑洞,且正在劇烈變化,作為一名相關的研究員不可能不心動。
這可是‘近’距離研究黑洞的好機會,說不定可以觀測到黑洞吞噬行星物質的罕見過程。
這對引力研究,必然是無比重要的數據。
然而現在全球戰備,走常規流程耽誤時間,還有可能被駁回。
李前有的是錢和資源,對研究員代表道:
“你們去專項辦公室打個申請。”
打發走幾個嚇人精後,
幾位領導院士,回到隔壁的會議室。
根據引力研究所的發現,藍星航道前方,出現了疑似黑洞的超級天體,且質量還在增加。
如果是黑洞正在吞噬原本的星係行星物質,必然伴隨劇烈高能反應,釋放出各種射線粒子。
中微子正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說,人類通過中微子探測陣列收集到的數據,可能並非誕生自共享者文明艦隊的聚變反應爐。
這樣一來,共享者文明的科技水平,就必然高於藍星早先的估計。
掌握不同於可控核聚變的能量獲取方式。
當然,也有可能就是可控核聚變,但其產生的中微子極少,被前方的大事件覆蓋了。
“如果是宇宙大事件的話,我們檢測到的中微子密度就又太小了些……”
新的疑惑又冒出來了。
處理完溝通風箏號這件最緊要任務,李前難得空閒時間,沒有立刻回到霧氣空間。
那邊的戰爭接近尾聲,鹹胡的分神法進度已推滿,而今就是回到真界的黑山,直麵天尊掏心掏肺的深入檢查也不會暴露什麼。
李前去了其他的部門。
航天局的幾名專家非常疑惑。
他們負責跟蹤風箏號和哨騎兵探測器組,雖然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看不到它們,可根據無線電波的發射,接收時間,發現了異常的端倪。
每次電磁波發射時間和接收時間的間隔,比預計中更長一點。
不到30秒誤差。
其中探測器組的誤差接近50秒。
如果不是高速下,出現了某些人類還不了解的現象影響的話。
也就是說,風箏號,探測器組的速度,正在增加!?
但是,風箏號並未開啟引擎。
哨騎兵探測器組根本就沒有主引擎,不具備加速的能力。
風箏號更不可能在這時候開啟引擎減速。
難道宇宙空間在膨脹?
“你們可以和引力研究所那邊的同事們交流交流,應該會有收獲。”
李前得知他們遇到的問題,立刻想到剛才得到的信息。
走出航天局,站在冰雪覆蓋的土地上。
寒風對他造不成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