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人類文明,你們好!
鑒於我們之間交流的難度,以及展示誠意的需要,現按照聯盟建立時的宣言,向你們免費共享以下技術……”
一份長長的技術目錄。
章廖東還在整理,並未第一時間全部發送過來。
單從名稱上看,涉及能源、信息技術、航天引擎、生物科技等等數百個細分類目,比上次的資源包技術更加先進一些。
但是比不上光子計算機這類。
甚至部分技術人類已經攻克,或者取得不小進展。
“他們確實很有誠意。”
看完目錄,一名科學家由衷說道。
共享者文明聯盟共兩次免費向人類分享技術,且都基本高於人類,對人類文明發展有著巨大作用。
不過在真正接觸,了解他們之前,除了理論方麵無可辯駁的知識,技術層麵,實際應用的部分,人類不會輕易照搬使用。
比如基因技術。
如果全麵鋪開,運用到全人類身上,一旦這些技術存在隱患,後果不堪設想。
比如隻需一顆精心雕刻的病毒炸彈,可能正好與某項基因改造技術的隱秘缺陷嵌合,會對人類社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
又比如信息技術,如果使用共享者文明的通訊技術,對方可能輕易截獲破解機密信息。
通信技術方麵,人類有著自己獨道的加密手段。
量子加密。
“我們誠邀人類文明加入我們的文明聯盟,組成更加強大,繁榮的集體,共同去征服冰冷的宇宙。”
共享者文明的信息最後,再一次邀請人類文明加入聯盟。
兩個文明之間間隔數光年,如果溝通隻是回合製的你來我往,信息交換效率就太低了。
因而即使一時半刻得不到回應,不管人類還是共享者文明,都在不間斷向對方傳遞信息。
由此,接收到共享者文明後續信息,人類對這片星空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也多了不少了解。
昔日,一個流浪文明經過這裡。
共享者文明向其分享大量技術資料,換取資源,建立了良好關係。
該文明願意分出一支艦隊,加入共享者聯盟。
然而那卻是一個陷阱。
共享者聯盟免費共享知識的行為,被該文明解讀為資源緊缺下的軟弱,其艦隊處境堪憂。
於是該文明假意同意加入聯盟,拉近關係,獲取到大量技術資料。
並同時邀請共享者聯盟登上其母星。
離開母星的漫長歲月中,共享者文明聯盟中,好奇的思潮湧動,部分新生代想要前往母星流浪的終點,去那片蜃景世界。
因此共享者文明消耗大量資源,派遣出一艘飛船,搭載那些想要繼續流浪,或者說遠航,探索未知的聯盟公民,準備登陸那顆流浪母星,前往蜃景世界。
結果該艘飛船進入行星軌道後,遭遇伏擊,死傷慘重,即便有著較大技術代差,最後還是被擊落墜毀。
飛船上全部聯盟公民喪生。
共享者聯盟憤怒,卻對該文明沒有任何辦法,眼睜睜看著對方遠去,進入高維航行中。
流浪的行星速度太快。
章廖東後續傳遞的資料中,就有共享者聯盟對該文明的詳細描述。
警示人類,如果遇到,一定要警惕這個狡詐又卑劣的文明。
人類陸續在當前宇宙空間,發現更多的人造物殘骸,多是飛船殘片。
“喔,這麼說共享者文明聯盟其實對我們也非常警惕,害怕事故重演。”
“如果他們提出搭乘藍星,前往蜃景世界,我們該怎麼辦?”
“這……不能同意。”
“沒有可能!”
“他們也大概不會再提出吧?畢竟教訓在前,很難信任我們。”
“一麵之詞而已,誰知真假黑白?”
時間在忙碌中飛快流過。
風箏號離開藍星的第八個年頭,章廖東逐漸疑惑起來。
按照最開始計算的速度,風箏號將在第十年,抵達3.3光年外,共享者文明的艦隊位置。
但其實,在此之前,哨騎兵探測組就應該可以觀測到艦隊。
並非依靠自引力探測,而是常規的觀測手段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