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剛開始接受遺產的時候,朱祁鈺從沒有見過那麼多的錢,隻感覺根本花不完。
可現在再看他,不夠花,根本不夠花!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朱祁鈺算是理解了這話的含義,也知道了皇帝的不易。
想到自己這幾年少了不知多少錢財,朱祁鈺恨得牙癢癢。
朕的錢,朕的錢啊!
因為稅收方麵,他查過賬,和正統朝相差不大,尤其是農稅方麵,逐年下降。
他過問的時候,下麵的官員說是因為天災。
是,大明是多災多難,平均下來,每月都有災害,但這是把時間線拉長,平均下來的。
實際情況還是要好上不少的。
這主要是得益於數十年來對於基礎工程的建設,如挖掘溝渠引水,修建水庫等等。
民生工程是相當重要的,曆任皇帝又不是不懂,更何況還有楊軒呢,也會提醒。
如今的大明相比於曆史上的大明,好了很多。
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麵做了不少的準備工作,除卻大規模的災害,一般普通的如旱災基本上可以應對。
糧食最多減產,很少會發生絕收的情況。
再加上有玉米、土豆、紅薯等作物的引進,百姓的抗風險能力也有所提升。
如果統計一下自打明立國開始因為災害而賣兒賣女的情況,就可以發現,自從引進的新作物推廣開來之後,這種情況是有所下降的。
大明總體上還是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的。
…
皇莊的地租沒有入內帑,也沒有入國庫,這麼多的錢去哪兒了,不用想也知道。
第(1/3)頁
第(2/3)頁
皇莊的地租說實話並不高,因為皇莊又不用交稅。
超過一省之地的皇莊啊,地租稍微調高一點,就是一筆不菲的財富了。
朱祁鈺現在一想,就心痛的難以呼吸。
“亂臣賊子,都是亂臣賊子啊!”
楊軒看了一眼朱祁鈺,並沒有說什麼,對方的心情他能理解。
這時,一旁的於謙看著楊軒,眼眸之中閃爍著思索之色。
隨即便問出了自己心中的一個疑惑。
“侯爺,您之前難道就沒有想過,皇莊的數量增加,會降低的稅收嗎?”
擴大皇莊的目的一直以來除了皇帝,其他人並不知道,不過現在地契也沒了,於謙又問了出來,再加上朱祁鈺也不知道,現在正好一塊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