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種辣椒、養兔子,都是他支持的,還給找了商會,專門來大劉鄉收購,讓大家不用擔心銷路。
三年時間,大劉鄉就肉眼可見的富起來,年年評比,大劉鄉在縣裡都是頭一名。
劉婆婆在整個大劉鄉的地位,也不知不覺拔高一大截。
鄉民們要是在養兔子或者種辣椒上遇到問題,去問劉婆婆,十次有九次能得到解決辦法。
劉婆婆是個厚道人,這樣賺錢的法子,她也不藏著,每次幫忙,給個一文錢兩文錢,她都樂嗬嗬的接下。
要劉婆婆說,她之前也沒想這麼多,自己的活兔和辣椒都是直接供給縣令家,跟大劉鄉鄉民沒有競爭關係,問就說了。
劉婆婆走的是少而精路線,就靠家裡後院賺錢。
原本還養了公雞吃肉,現在隻留下一隻公雞,其餘就是清一色的母雞,九隻母雞,一天最少十個雞子,多了能有二十個。
母雞本來就能每天下一到三個雞蛋,劉婆婆為了口感,沒有一味追求數量,刻意控製著,隻讓雞蛋源源不斷。
之前隻有三隻母兔用作種兔,劉婆婆又給公兔娶了三個老婆,每月要出欄不少肉兔。
至於辣椒樹,那都是偷懶的法子,劉婆婆刻意培育了三株辣椒樹,讓它們挺過第一年冬天,就能一直結。
縣令家孺人特意找劉婆婆說了,凡是她養的這三樣,有自己吃不下的,都拿去她那,還給漲了價格。
活兔從三十文漲到三十五問,雞子還是兩文一個,辣椒都趕上雞子的價格了,大的兩文一個,小的一文一個。
劉婆婆種的辣椒樹,就是比彆家大,彆家都隻有小孩手掌長,矮矮胖胖的。
劉婆婆的辣椒,能長到及笄女子手掌大小,圓墩墩的,又大又好吃,基本都是兩文一個。
這個價格,放在彆家,不吃不睡也要多種些、多養些,隻有劉婆婆,依舊守著自己的後院。
“婆婆,我家主母的心思你知道,賺錢的事情,怎的你不積極,我在一旁看著都替你可惜。”
又一次送了雞子、辣椒和活兔,管家特意找劉婆婆說話。
“唉,實不相瞞,我是鄉下人,見識短,也恨不得多賺些,隻是,心裡苦啊。
管家知道,我一介女流,家裡沒人,這賺錢的事情,誰會不眼紅,夫家沒人,娘家在山下裡,又不好多來。”
這個任務做了快四年,明年就是原主的死劫,劉婆婆想著,時間也差不多,就一臉為難的跟管家說明情況。
“嚴格來說,我是自立女戶,不算河上裡的人,賺錢的事,做的太過,惹眼,我都不知道怎麼保全自己。
原本也想過在家旁兩塊地裡都種上辣椒,隻是,前年辣椒苗剛種到地裡,第二天就少,每每熟了,也會不見。
孺人也說那些辣椒沒有我種在後院的好,老婆子想來想去,還是守好家裡這一畝三分地。”
這些鄉下人的官司,劉婆婆按理來說,是不好說給管家聽的,孺人看重,劉婆婆也就說了。
原是這樣,管家聽完就明白了,給劉婆婆送上一匹布,去回稟主母。
“竟是這樣,是我思慮不周,你再去打聽一下劉婆婆的情況。”
秋收結束沒幾天,就是照例五年一次的清戶籍,劉婆婆在幾家合力下,如願搬到山下裡。
不到兩個月,就起出來三間大房子,中間堂屋,左邊劉婆婆住著,右邊做的儲藏間。
除了三間正屋,左右兩邊各起一間偏房,用料簡單些,也更大。
左邊做了廚房,大片的區域可以堆柴火,右邊的,劉婆婆做了單獨的兔欄和雞欄。
整個家也大的很,前院麵積就能趕上原來的房子,後院足夠劉婆婆開墾半畝地。
為了劉婆婆的安全,官家娘子在喬遷時送了一隻小狗,說是父母都是看家護院的好手。
一切落定後,劉婆婆放下心來,重新做了躺椅,躺平享受生活。
自從搬到山下裡,離家裡就近了,長根侄子抽個旱煙袋功夫,就能過來姑姑家。
大劉村的第一次百家宴成功後,鄉正大人每年都會在秋收之後舉行一個秋收宴,大家看到劉婆婆和她娘家的情況,一個個熱衷的不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百日宴改為秋日宴,辦的好後,不隻是鄉正大人那有麵子,現在整個大劉鄉的鄉親都有麵子。
而秋日宴最重要的一道,就是大劉鄉的兩大特色,彆的鄉也想仿照大劉鄉,養的兔子,種的辣椒就是比不上。
現在的秋日宴,不隻是鄉裡縣裡的大人回來參加,還有來大劉鄉收辣椒活兔的商戶也會參加。
在秋日宴前,還有一個小活動,家家戶戶都會支上架子,擺上自家做的辣椒兔丁,誰家前麵圍的人多,誰家就最有麵。
這樣的活動,劉婆婆都是壓軸的,不參與,隻有秋日宴上,能見到劉婆婆的辣椒兔丁。
除了幾個主桌,其餘桌都是隨機得到劉婆婆的辣椒兔丁。
現在劉婆婆也隻要做上一鍋,年級大了,為了多吃幾次劉婆婆的辣椒兔丁,鄉正大人沒有強求。
“姑,今兒的辣椒兔丁準備好了嘛,用不用我過來幫忙!”
長根侄子年逾六十,又迎來事業的新高峰,從兩年前起,長根侄子就當選了大劉鄉的裡正。
而家裡有劉婆婆照顧,養的兔子、種的辣椒,也比其他家好上幾分,還有一個做兔籠的活,又多一份收入。
“好啦,我還不知道你,等會過來,給你們留下一份,平日裡每次做辣椒兔丁和其他新菜,也沒少這一口吃的,怎麼就這麼饞嘴。”
“小姑說的什麼話,我堂堂裡正,是這樣的人嘛,就不興我是想來偷師的。”
長根侄子有了新事業後,整個人都年輕了,已經年輕成孫子輩,有時還會跟著家裡小輩搶那麼一口吃的。
劉婆婆認為,跟這樣的親戚相處,才是最舒服的,有分寸,又很親近。
他們明擺著就圖自己一口吃的,其他的都一點都不要,都說讓劉婆婆留著自己用。
自從搬過來,家裡的柴火永遠是成堆的,養的下蛋母雞每天都有地龍作為加餐,兔草也不用劉婆婆出門摟。
喜歡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