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是胡朝明麵上最具有競爭力的繼承者之一,戰功赫赫,在胡國聲望也不錯。
劉長根和劉有根二人,都是這位王姬的侍夫,那位胡國王子,就是這位王姬的親弟。
無論胡國是否贖回三人,最終都會造成胡朝內亂,其餘皇子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安樂長公主的這封信,就隻講了這一件事。
聽完信件,鄉君猜測,故事兜兜轉轉回了原有的邏輯.
可能在原有的故事線中,劉有學就是被安樂長公主帶走。
而遠道而來的三位,可能也在群山之中受傷,那山中的寶貝派上用場。
劉有學作為雙方的紐帶,共同為兩國獻上長達數十年的和平。
隻是增加一個變數,一切都變了,一切又都沒有變,真是奇妙。
文先生念了信件,直接跪在地上,自己知道這樣的消息,以後再也沒有退路。
鄉君冷眼看著,這位文先生沒有旁的心思,彆的如何,還不知道。
到了荊南縣這樣偏僻的地方,有心思也動不了,讓人帶她下去,尋一間屋子住下。
等文先生休息好,鄉君就借著公主送來的信,將信上的字全部學了.
除了自己學,還讓梅蘭竹菊桂五人跟著一起,每天學字。
對於一個胸中有溝壑之人來說,文先生當然有自己的風骨。
風骨不能當飯吃,現在自己就是荊南鄉君的人,奴婢跟著一起學,這是屈辱,文先生什麼都不敢說。
鄉君讓教那就教吧,左不過自己就是這個身份,要做的活就是教人識字,寫字。
等教會大家,三年五載過去了,自己算是融入鄉君府,到時候日子就舒坦。
安樂長公主的信件到了鄉君手上足足一個月,一封比她耗了更多紙張的信件,才從鄉君府送去。
等這封信到了京城,距離安樂長公主送信出去,已經兩個多月,再有不到一月,就是春日。
彼時,安樂在疲於應對各種算計,正是身心俱疲的時候。
她想早早從京城脫身,去江夏郡經營自己的勢力,結果被各方勢力拖住,根本走不動。
鄉君的這封回信,安樂公主是跟著父皇一起看的。
當時她還在公主府中,父皇一道口諭,就去了皇宮,路上還在想,又是哪位皇兄皇姐在做法。
“荊南鄉君的信件,安樂跟著父皇一起看吧。”
一打回信放在中間,當今看完一張,就遞給安樂長公主,等安樂長公主看完,放回坐上。
兩人一起看了小半個時辰,連蒙帶猜,才把這封回信看完。
“看著眼睛累的慌,我看你四十五弟的字,都沒有這麼費神。”
父皇這話語氣和善,安樂長公主知道,他沒有怪罪的意思。
以後自己與鄉君通信,也不用避著他人,這事算過了明路。
“荊南鄉君算是有天賦的,兒臣幼時,先生教了一個月,也寫不出這信。”
安樂長公主一句,讓聖上想起了安樂幼時的趣事。
之前還是個會哭鼻子的小公主,現在一轉眼就是三個孩子的母親,這孩子也不容易。
“這些字她不會寫,初學者能夠畫出來,雖然糊成一團,勉強還能認出。安樂言之有理,賞她一箱宣紙,兩支好筆,一方墨台,還有新得的墨塊。”
彆人不知,安樂長公主那天下午,跟著皇上說了些什麼。
隻知道,她去的時候帶了一個盒子,回來時,身後跟著好幾位宮人,手裡捧著不少東西。
還有,聽在外伺候的人說,聖上開懷笑了好幾次,取來墨寶,賜字於安樂長公主。
一位不知名的鄉君,能引得聖上如此高興,淨學安樂長公主那副做派。
還有安樂傳公主的新歡,那位劉侍君,也是這樣,果然,跟著她的,都是一副性子。
說來還是父皇偏寵,就安樂的性子,也讓她來奪嫡,這不是把奪嫡當成兒戲。
幾位皇子評估之後,把安樂長公主放在一邊,這樣的,不值得他們太警惕,以後起來了,有的是機會把她按下去。
回到公主府,安樂長公主苦笑的搖搖頭,不見在皇宮時的模樣。
從自己跨出那步開始,父皇便不再是自己的父皇,他是皇父。
沒有鄉君作為緩衝,直麵皇父威嚴,自己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皇父自幼登基,他做了四十多年皇上,一舉一動之間儘是威嚴。
自己若想得到皇父認可,還有不少路要走,幾位皇兄也根本不把自己放在心上。
他們隻是習慣性的使絆腳,自己就招架不住,還是根基太薄。
安樂長公主知道,這是自己的劣勢,也是自己的優勢。
皇兄皇姐們手段齊出,也攔不住自己跟三位皇姐開春之後就會離京,這些小打小鬨,誰也沒放在心上。
回到公主府後,安樂長公主徑直去了前院,不讓任何人打擾,才有心思考慮今天的事情。
不知道,皇父是什麼時候關注鄉君的,鄉君的信件根本沒有到自己手上,還是皇父派人召自己入宮,才見著送信之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麼看,鄉君果然是自己的福星,一封稚子般的信件,能引來皇父開心。
看來不用多久,自己就能離開京師,荊南鄉君這名號也能換一換。
鄉君送來的信件,全篇都是公主好,我好,縣令好,皇上好,綏朝好。
還有吃飯香,睡得香,辣椒香,雞子香,兔丁香。
想來是能用的詞都用上了,好寫的字也被鄉君來回寫,還費裡巴拉的介紹自己的鄉君府。
鄉君來自鄉野,喜好種植,她的鄉君府,與彆人不同。
信中說了,之前,一位孺人送她葡萄苗,葉子枝條長的很好,至今沒有結果。
她準備將葡萄種到鄉君府中,看能不能結果,也不負孺人的心意。
聽說那葡萄好吃,是專門供給宮中的,要是自己種出,也給聖上公主送去。
看信時,皇父還說著,不就是一株葡萄,還值得她巴巴的帶走,想來是上了心的。
這次的回信,安樂長公主寫完之後,先交給皇父查閱,信使帶著不少聖上、公主的賞賜去了江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