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狡詐,用成箱的黃金白銀買通了陛下,將這事鬨大,大皇子和太子都有心帝位,不能成了不仁不義之人。
先皇後出自沈家,撫育太子的德妃同樣出自沈家,前朝後宮斷不了,兩人必須過來向皇後請罪。
賢妃和大皇子則是沒有辦法,那沈氏女被賜給大皇子,他們也隻能過來。
“我的兒啊,這沈侍妾你不可輕信。”
同樣是被茯苓姑姑趕回來,大皇子去了母妃的鐘粹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來,就見到了向來端莊的母妃掩麵涕泣,從小到大都沒見過母親流淚,大皇子招架不住。
他也認為這沈氏女是個禍端,聖旨不可違,鳳旨同樣如此,否則他早就找上父皇,將那沈氏女賜死。
“兒臣知道,這定是他們沈家的陰謀,將女兒教成這樣,特意送到彆的皇子府邸,讓皇子被帝後雙雙厭棄,絕了大位。”
大皇子腦子活,一下就想到了這,賢妃接連生子,聽了大皇子的話,也覺得皇後狡詐如斯。
“你母後忌憚我們周家,又知道沈氏女是這麼個性子,這才賜婚,沒成想,那賜婚鳳旨他們沈家不認。”
這沈家真是好生沒有規矩,他們武將之家,兒女規矩都是不錯的。
家中小侄女同樣是接到封側妃聖旨,隻是被輕輕訓斥一句,照樣是側妃,還是太子側妃。
“等那沈侍妾入了你那,找個小院一塞就行,彆讓他們沈家抓到把柄,讓宮人看住,不許她出入,不能再犯不了忌諱,讓皇後如意算盤得逞。”
兩人都不在意這次入選的沈氏女和周氏女的想法,隻是好大個熱鬨,無論沈家還是皇後,這次都丟了麵子。
光是想到這點,大皇子就氣的不行,母後這招,讓他也連帶著在朝中大臣那沒了好名聲。
“母後年歲小,竟然如此氣盛,被沈家駁了麵子居然找上父皇,又是聖旨賜侍妾,又是罰抄。”
“她也是出自武將之家,還是在西北邊關長大,能又什麼心機,那宮規都是抄的軍規,自己想的才多少。”
同為武將之女,賢妃自認為看透了皇後,一個願意花錢向陛下買聖旨的冤大頭,既然不是德妃那樣心機深沉之輩,就不用太過防備。
一點問題就讓陛下降旨,她那嫁妝能買上幾份聖旨,陛下不會一直由著她,這事長久不了。
賢妃和大皇子湊在一起,分析的有理有據,太子和德妃那邊,也是這般想法。
此次雖然有些損失,但看清了皇後麵目,可略作彌補。
周家罪請輕,也不是全然沒有問題,昭明帝罰了一人,另一人不會落下,賜宮規一套,著抄寫三遍,日日揣度。
又發了一道聖旨,勒令沈家上下全部罷朝反省,什麼時候明白道理,什麼時候再說做官的事。
也沒忘從小皇後那要了三套宮規,讓出仕的沈家人罷官歸家,每人抄上五遍宮規。
抄完之後交給小皇後,若是合規,就官複原職。
這道聖旨,是第二日才發的,對沈家的致命一擊,送旨的天使剛出皇宮,昭明帝就過來找到小皇後。
“那些沈家人,都是多年的老學究,梓潼可不能心軟,沒有傳世之作,還是待在家中鑽研書法為妙。”
言下之意,是讓他們在家多待一些時日,省得天天在他麵前礙眼。
抄五遍宮規,怎麼樣也要兩旬,再磨上一磨,就是三四旬,等他們官複原職,早有人占了位置。
“自然是聽官家的,本宮可要朱筆親批,若有一個錯字,便是心不誠,打回去重寫。”
昭明帝批奏折用的是朱字,燕颯茗同樣有此權力,並不違規,被朱批錯字,那可是釘在恥辱柱上。
燕颯茗要的是殺人誅心,正好合了昭明帝的意願。
前三位皇後,個個呆板無趣,動不動就是規矩掛在嘴邊,讓人聽著就心生煩悶之氣。
小皇後長於西北邊關,真性情,果然是不一般。
從大婚起,陛下已經連續四十日待在鳳儀殿,未踏足後宮一步。
燕颯茗做為皇後,自然有督促陛下恩澤後宮之職,這事,她是一點都沒做。
腿長在陛下身上,他願意來鳳儀殿,雖然是後宮嬪妃失職,沒能留住陛下,她不下旨訓斥。眾位嬪妃就是皇後仁慈。
“梓潼歪理,可是厭了朕。”
“本宮巴不得陛下日日來鳳儀殿,就怕朝中大臣個個都是長舌婦,專盯著後宮不放。
上次陛下割愛高公公,本宮用的不錯,朝中大臣,不是每一位都如高公公這樣,本宮著實消受不起。”
“梓潼想讓朕如何去做。”
小皇後的模樣,分明是想到了主意,又是些使小性子的主意,昭明帝問便問了。
喜歡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