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有幸,碰上父皇和母後,哪怕身為女子,也可以去做她想做的。
二皇妃出自孔家,又是嫡女,自小嬌養長大,也難免羨慕閨女。
為閨女鋪路之事,二皇子妃有能力之時會做,更想為閨女備好後路。
若是十年前,二皇妃有信心,閨女不弱任何一人,現在,隻是皇子皇孫太多了,二皇妃也沒了當初的自信。
二皇妃一腔拳拳愛女之心,燕颯茗允了,昭明帝聽後,也同樣允了。
昭明帝當著皇後之麵,問過太醫,他應當還有約二十年壽。
隻算二十年,就是八旬,孫輩們在四旬以下,正好是坐穩江山的好年紀。
皇子皇女加在一起,也有小百人,孫輩們加在一起,如今有四百餘人。
等學堂的這批出來,能有五六百人,再等到二十年後,孫輩之中,能有千餘人。
因著皇後之功,昭明帝如今不愁沒有子孫繼承大統,隻能優中選優,精中選精。
千百人中,隻能殺出一人,就是千軍萬馬走這個獨木橋。
皇後無子,可憑如今皇後的帝位,毋庸置疑,無人會以無子一事說皇後無能無德。
燕颯茗穩坐皇後之位,東西宮中,所有嬪妃加在一起,也抵不上她一人在昭明帝心中地位。
諸多皇兒,沒有一人出自燕下茗肚中,但無人敢對她不孝。
想著那唯一的帝位,隻有兩人說話有用,一是皇後,二是陛下。
除了帝後大婚前的幾個孩子在母後這有一分臉麵,其餘孩子因為皇子皇女太多不值錢,燕颯茗如今都要看地圖插件上標記才知道行幾。
此事之上,昭明帝自愧不如,幾百個孫兒,他真是無法一一分清,隻有皇後,見過一次,就再也不會錯。
“官家今日在紫宸殿待了許久,是為何事?怎麼等到這個時辰才來我這鳳儀殿。”
昭明帝罕見的晚來,二皇妃都要去紫宸殿與父皇答話。
“娘子,你與母後說了些什麼?我們現在去何處?直接出宮還是?”
在母後鳳儀殿側殿喝了一肚子茶,二皇子終於等到二皇妃出來,趕緊追上問她。
“去紫宸殿,本宮與父皇有事相商。”
二皇子自小是被當成接班人培養的,無論是政治素養還是能力都是足夠的,隻有一個缺點,就是壽命不足。
這個缺點,原本也不是二皇子的缺點,如今的人,活到四旬五旬就是高壽,隻是父皇太過能活,成了她的缺點。
二皇子認知到自己這唯一缺點後,一直不信自己活不過父皇,掙紮了二十年,眼看著把父皇熬得比他年輕了,時至今日,才終於放棄。
此事之上,也是二皇妃給的二皇子勇氣,未與二皇妃大婚之前,二皇子想的自己未來,隻有兩條,一是為父皇賜死,二是順利登基。
僅此兩種,沒有彆的可能,自古以來,沒有一位太子在不做太子又沒成為皇上之時還能活下去。
既然已經不做太子,那就不需要維持太子威嚴,不需要時刻動腦子,隻需要聽二皇妃的話,人生難得閒暇。
二皇子跟在二皇妃身後,出了中宮,乘上轎輦,就去了紫宸殿。
與在母後的鳳儀殿待遇一樣,二皇子也是被請到偏喝茶。
一杯杯清茶下肚,出恭兩次,二皇子終於等到娘子,臉上掛著一抹恰到其處的笑,這是娘子應付人時慣用的笑,但今日二皇子在其中看得出情真意切。
“娘子可曾得償所願?”
雖然不知娘子這邊有何變故,但二皇子有眼睛也有腦子。
看到三弟後院的王侍妾,皇宮之中沒有秘密,王侍妾的那些,都傳到太子這,有些猜測。
二皇妃一直就是那個她,同床共枕多年,二皇子相信枕邊人沒變。
書中也有仙人扶我頂、結發授長生的故事,娘子一定是從何處得了機緣。
他這位太子,能無病無災做到現在,請辭太子之位也如此順利,就是娘子在背後發力。
“有父皇母後庇佑,自然是得償所願,夫君等久了,這便出宮吧。”
無論何時,皇宮之中都不是談話的地,兩人這說了這句,就快馬加鞭,火速出宮。
太子因為太子府邸建在宮外,丟了大臉,唯一的好處,就是床榻之時,可以與二皇妃說說心裡話。
等二皇子和二皇妃兩人睡在榻上,二皇子沒如往日那樣先行睡去,而是一致等著二皇妃說話
“閨女想爭太孫之位,若是功敗垂成,能留下一條性命。”
“好!”
而燕颯茗與昭明帝兩人,也在夜間閒話。
“官家何時下旨奪去太子之位,給他封爵。”
“就明日吧,朕下旨,再將太子府改為二皇子府,此事並不周折。
隻有十皇孫,竟然梓潼允出一個伯爵之位,也在二皇子府周邊選一處,也建一個伯爵府。”
先前隻有六位皇子,昭明帝帝還害怕幾位皇子為了爭奪帝位打的狗頭破血流,引的生靈塗炭。
現在有成百上千位太孫候選人,昭明帝反而不急,十皇孫有天賦、有才乾,但能否做那太孫,昭明帝也並不確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餘下最少二十年壽數,足夠他親手教養出一名合格的繼承者。
燕颯茗一直陪到昭明帝咽氣前前一刻,至於皇位傳給誰,這事,昭明帝臨了前,沒給皇後留下難題,早早定了一百二十六皇孫。
這位皇孫名不見經傳,隻是千載難逢的帝王之才。
“梓潼莫要怪朕,朕隻是累了,先去地府之中,為梓潼探路,如今朕之將死,梓潼可否與朕說明,你是否也來自那個異世。”
枕邊之人特殊,昭明帝怎麼可能無所察覺,太子那般都如此敏銳,而他可是憑自己手腕和能力坐穩的皇位,才會按捺住心中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