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切平息,海麵上隻剩下了浮木。
海浪一卷,季風一吹,浮木四散而去,不知道被洋流帶到哪去。
倭寇的三十多艘木船全部煙消雲散,大明這邊的蓋倫船卻全部完好無損,戰損為零。
僅有的傷情,隻有兩個倒黴鬼,因為太激動了導致腳下踩空,然後崴了腳。
朱高煦也好,姚廣孝、鄭和也罷,都沒有安排人打掃海麵戰場,而是任由倭寇木船的碎片四散漂流。
他們清楚,這些碎片多半會順著季風吹到倭寇那邊去,隻有一小部分散到其它方向。
倭寇那邊,在見到了這些浮木碎片之後,肯定會有所警惕,進而有所防備。
但是,朱高煦三人並不擔心。
對於他們來說,倭寇沒警惕,那沒什麼,直接打就是了,如入無人之境。
倭寇有警惕和防備,那也沒什麼,正好聚而殲之。
如果倭寇四散而逃了,像老鼠一樣散得到處都是,他們還得想辦法把倭寇找出來,太麻煩了。
聚而殲之,一勞永逸,反而能更快達成此次行動的目標。
“留一部分人守衛這對馬島。另外,現在可以通知朝鮮人我們即將攻打我們,請他們派兵過來協助我們駐守這對馬島~”
姚廣孝這時立即進言道。
“好!”
朱高煦立即同意了,接著便大喊一聲,叫來了下麵的人趕緊去安排此事。
對馬島地理位置優越,拿下之後必須派兵守住,這樣進可攻,退可守,他們此次的行動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從國內調兵遣將過來是不可能的,而且放著朝鮮這樣一個現成的免費小弟不用也是浪費,所以朝鮮就派上了用場。
朝鮮軍隊雖然相較於大明的軍隊一言難儘,和地痞流氓差不多,根本就不是倭寇的對手,但用來守衛一下島嶼還是可以的,至少倭寇殺來的時候還能抵擋一下。
危機時刻,朝鮮軍隊也能當個炮灰,給大明艦隊贏取時間。
這裡麵還有一個狠辣的心思,那就是以此來拉朝鮮下水,讓朝鮮和大明站在同一陣線上。
至於朝鮮會不會同意?
朱高煦並不擔心。
首先,對馬島一直是朝鮮想要的,現在大打下來送給他們,豈有不要的道理?其次,倭國可是一大塊肥肉,朝鮮一直想要吃一點的,隻是牙口不好,啃不動,現在有大明宗主國親自動手,它隻需要跟在後麵搖旗呐喊助威就可以吃到肉,豈有不答應的道理?
沒有人、也沒有國家會和利益過不去。
不久之後,一艘寶船和一艘蓋倫船留在了對馬島,還有一艘蓋倫船前往朝鮮釜山港通知消息,朱高煦則不做任何停留,率領著艦隊直奔倭國堺港而去。
如果倭國的京都可以直接航海進去,朱高煦會選擇長驅直入的作戰戰術。
但可惜,倭國的京都並不能直接航行進入。
所以,朱高煦要做的是先打下一座港口,然後用水陸並進的方式進行下一步的攻勢,陸地上派遣士兵,內陸水係派遣水師,這種方式。
堺港,就是他們此行的第一個目標港口。
堺港是距離朝鮮最近的地方,朱高煦他們得到的情報,當年反對足利義滿的大內義弘的封地就是堺港,大內義弘也正是通過堺港周轉朝鮮、大明的貿易,累積了巨額的財富。
可惜,大內義弘沒打過老謀深算的足利義滿,最終家族破滅,家族財富和堺港被足利義滿吞並。
“大內義弘不過滅亡五六年,堺港的人還是知道他,思念他的,漢王或可用大內義弘的名義做文章。”
甲板之上,姚廣孝眺望著一望無際的海平麵,麵色平靜的向朱高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