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明末世界了?”
跨過穿越光門,楊立青十人來到了崇禎十七年的世界,來到了已經被李自成攻破了的大明京師。
望著城內時不時冒起的滾滾黑煙,聽著城內時不時傳來的淒厲慘叫聲,楊立青等人無不臉色郝然。
眼前的世界雖然遠遠沒有二戰時的中國那麼困難,但絕望程度卻遠遠比二戰時的中國更甚,他們並未在這裡感受到任何希望的氣息,感受到的除了一個王朝的末日氣息之外,更多的就是亂兵帶來的放縱、墮落、腐朽。
小心翼翼的走過幾條街道,看到的情況給他們的感覺就是極致的惡!
對比一下,他們所處的時間點的中國完全可以說是希望之地、道德高地!
“……楊師長,情況就是這種情況,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
觀察了一圈,周飛也大概介紹了一圈,順帶把他和李岩、宋獻策兩人的見麵情況也說了,隨後便問起了楊立青等人的意見。
“李岩和宋獻策兩人,身上帶著的是地主階級的頑固性和軟弱性,周先生你奢望他們兩人站在人民這一邊,我看是沒希望的。”
楊立青卻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笑著說了李岩和宋獻策兩人的事情。
周飛愣了一下,隨即搖頭苦笑道:”我也是可憐他們,想著救他們,留下點種子。“
地主階級是非常頑固的,根子就在於他們的土地上。
為了土地,他們能聯合起來,和滿清勾結在一起,將中華文明拖入了差點亡國滅種的境地;為了土地,他們也能聯合起來,把滿清給拋棄了,轉頭就支持革命者。
地主階級也是軟弱的,麵對可能對自己下殺手的人,隻要對方給他們哪怕一絲希望,他們也會”再等等“,然後把最後的希望給浪費掉了。甚至於,他們會為了一絲的希望,把身家性命寄托在明顯是國賊的人身上,同時對於那些好心好意跟他講道理的人視而不見。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這點我是認同的,但現實條件不允許,他們沒辦法自我覺醒,現階段我們還是不要接觸他們了。”
楊立青又說了一句後,這才回答他道:”其實,在來之前,我們就商量了一下對策。現階段,在京城肯定是不行的,去西北、東北、西南、江南這些地方也不行。京城這裡李自成的力量過於強大,西北也是李自成的底盤,而且經過這些年的戰亂,已經破敗不堪了。東北是滿清的基本盤,西南有張獻忠和大明的力量,江南則是勢力太多,而且大明力量穩固,地主和資本的力量強大,土地又少……”
周飛聽得連連點頭。
他沒有分析過天下局勢,更沒想過要從哪裡開始發展,所以有些混沌。
彆看他對李世民、劉徹、朱元璋、朱棣等人說起大道理頭頭是道,但其實也是嘴炮而已。
真要他親自去乾事情,是乾不成的。
眼高手低說的就是周飛他這種人,和現代很多人是一樣的毛病。
所以,想著要在明末做實驗,他也無從做起,一頭的霧水。
所以,他想到的辦法就是“搖人”!
現在看來,搖人還真是搖對了,《亮劍》世界裡的乾部那是個頂個的優秀,既懂曆史,也懂人性,更懂做事的方法。
楊立青的這番話一出,後麵的不用看,周飛就知道這一波穩了!
天下局勢看得透透的,能不穩嗎?
楊立青說的這幾個地方,他一邊聽一邊思考,也覺得不適合作為發展起步的根據地所在。
根據地是一個勢力能不能發展壯大,乃至最後能不能成功後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