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根據地,就是水之浮萍,流寇一樣。
李自成就是明顯的典型。
往上數曆朝曆代,黃巢是一個,漢末的呂布是一個,前期的劉備是一個,西漢末的銅馬是一個……
這些人,因為沒有根據地,最後都失敗了。
劉備也是得了諸葛亮製定戰略了拿下了荊州和益州,這才有了基業,成就蜀漢。
特彆是益州,天府之國,易守難攻。
否則的話,劉備依然是那個顛沛流離的“流寇”。
在明末這個時間節點,京城、東北、西北、西南、江南……等地的確不適合。
京城、東北就不說了。
西北雖然說地域廣闊,處於窮苦之地,如果開始革命會有無數百姓踴躍參加。
但是,西北之地在這些年李自成和大明官軍的纏鬥中早就破敗不堪了。
無論是財富還是人口都嚴重不足。
更重要的是,從唐之後,西北就沙漠化、荒漠化嚴重,承載不了太多人口。
現代中國、近代中國之所以西北還能發展起來,是工業革命了,生產力較古代有了成百上千倍的提升。
而且,西北地域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會是滿清和李自成大戰的地方,李自成很快就會兵敗退往西北。
至於江南,雖然說沒有硬骨頭,很好打,但是江南人口多,田地少,資本發展很好啊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搞革命不太好開始。
開始搞革命,肯定得打土豪分田地啊。
但是,僧多肉少的情況下,農民根本分不到什麼土地,還不如去當長工乾活呢。
如此一來,農民沒有積極性,革命就沒辦法展開。
屠刀是個好辦法,殺怕了自然就臣服了。
但是,靠殺來打天下算什麼革命?和滿清沒區彆了。
“……淮海這一塊我們認為比較合適。”
楊立青隨後說出了他們瞄準的地方,對周飛解釋道:“淮海這一帶有平原糧倉,又靠海,可以通過海運和海產來發展。另外,這一帶的人自古民風彪悍,現在又比南方貧窮……”
周飛沒聽完就知道這地方合適,實在是太合適了。
劉邦、劉備、劉裕、朱元璋……太多的創業帝王和創業團隊從這一帶走出了。
哪怕是到了清末,這一塊雖然沒有再出創業團隊,但這一帶的撚軍可是直接把滿清最後的精銳給帶走了,騎著驢騎著牛把八旗、蒙古騎兵乾沒了。
沒有撚軍的給力,滿清還能挺屍好長一段時間……
喜歡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請大家收藏:()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