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旁邊,周飛坐在楊立青邊上,望著前方黑壓壓的人頭,每張臉上都寫著“如饑似渴”的學習勁頭,很是欣慰。
要不了多久,整個濟南府的人都將為楊立青他們所用,成為他們在明末世界的基本盤所在。
周飛聽楊立青說過,下一步就是大搞基礎建設和生產發展,包括不限於修路、修橋、整修農田、種糧、紡織、煉鋼……等等。
超過十萬人的濟南府,足以鍛煉出橫掃天下的基本盤!
青壯年一萬算多了,相對於整個大明五六千萬人來說少得可憐,但隻要有三千戰士,足以橫掃天下!
冷兵器時代的軍隊,對於二戰時期八路軍的火力,全部是送菜。
十萬人搞生產,從數量上來說放到大明天下無異於大海裡的一滴水。但搞生產不在於人數,而在於效率和質量。
隻要十萬人開發出來了,生產出來的東西搭配大明其它地方生產的東西,足以覆蓋大明天下所有人!
“還是這放映設備好,省事多了,效率也高~”
楊立青在旁邊忽然又讚歎了一句。
這句話,就這一會,周飛就聽了不下三遍了。
“是吧?這些生產工具生產出來就是要用的,非要自己上,那是自己給自己招煩惱!”
周飛笑著回了他一句。
觀念的衝突是很嚴重的問題。
如果不能實事求是,隻顧著自己的認知和感受行事,那是很容易產生對立情緒的。
周飛他就和楊立青有很大的觀念衝突。
周飛是新時代長起來的年輕人,觀念彆說相較二戰時的國人了,就是和他父母那一輩、甚至比他大五六歲的人都有著很大的衝突。
老一輩的講究節儉,他雖然也節約,但他不節儉。
就像很火的一則抖音,一個奶奶問她孫子,問她大熱天煮飯煮菜給他們吃,空調都不舍得開是為了什麼?
大孫子直接回答她說:“那是你腦子有包!”
如果是周飛父母一輩的,在聽到奶奶說這種話,估計會不好意思,良心不安。比周飛大五六歲的,也會在聽到這話後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後趕緊過來吃飯,順便感謝奶奶,感激奶奶。
但周飛不同,他和那大孫子是一樣的想法。
大孫子的話雖然難聽,但道出了一個很實在的問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真的有必要為了節儉省那麼點電費嗎?
大熱天煮飯煮菜,熱倒了進了醫院了,不去得更多嗎?
老一輩的人把身體的損傷不當回事,不計算在成本之內,但年輕一輩的可得精打細算好。
該花花該省省,身體是一切的本錢,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對於掃盲工作,楊立青一開始是想著靠人來完成,像他們在根據地一樣。
這個提議一出來,說給周飛聽,周飛立即表示反對,效率太慢了,既沒那麼多人,也沒那麼多時間。
周飛立即回去把視頻教學設備給帶了一套過來,順帶把發電機、柴油都搞了一些過來,足夠支撐楊立青他們半年之用了。
不是不能夠支撐更長時間,而是沒必要了。
初期掃盲結束之後,楊立青他們在這邊就可以培養出足夠多的人去掃盲.
“有消息來報,李自成那邊派了一萬軍隊來這邊~”
晚上的學習結束的時候,楊立青和周飛說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喜歡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請大家收藏:()我家通曆史,開局救助李雲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