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製好不好?
法製自然是好的,人人尊法守法,天下太平。
但實際上,這種人人尊法守法的情況隻存在於想象當中,是理論狀態,實際是永遠做不到的,因為總有人想不守法!
底層的百姓大部分是守法的,但總有一小撮百姓想靠著不守法來完成階級躍升。全部失敗了還好說,但總有成功的,於是其它百姓一看,立即有樣學樣,法製就這樣敗壞了。
更嚴重的是,那些不守法最終被懲處的人,因為不守法過上了一段吃喝玩樂肆意享受的生活,其它百姓衡量一下犯法受到的懲處和好處對比,覺得還是不守法好,於是……
當然,絕大部分百姓依然還是守法的。
直到他們看到了達官顯貴、王公貴胄的犯法!
達官顯貴、王公貴胄的犯法不是犯法,他們屁事沒有,他們事實上淩駕於法律之上。
在這種有人大於法律的情況下,你叫普通老百姓去尊法守法?
是傲慢?
不,完全就是腦子壞掉了!
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皇帝曆史,犬儒們為了解釋為什麼有人可以淩駕法律之上,在孔老夫子這位封建地主說話人的理論“尊卑禮儀”、“君君臣臣”之上更進一步,高出了天人感應、天子等等說辭,試圖從思想上鉗製天下百姓。
從結果上來看,這種鉗製經過兩千多年的努力,是基本實現了的。
但很可惜,不超過三百年,沒飯吃的百姓就得來一次大屠殺,把既得利益者全部屠殺乾淨。
什麼皇帝、什麼真龍天子、什麼世代貴族、什麼千年世家,通通拖出來宰了!
……
秦國法製嚴苛,之所以還沒崩潰,保持極高的先進性,對其它六國有碾壓性的實力,就在於百姓能在戰爭中獲利。
隻要打仗,百姓就能完成階級躍遷,自然是強烈支持,踴躍參加。
等到後麵國家統一了,生產力的發展又跟不上繼續往外麵擴張,於是就崩潰了。
秦朝的崩潰原因很多,和組織能力有很強的關係,統一太迅速,人員跟不上,不得不啟用大量的六國貴族和官員,這就導致政策執行不到位,很多情況下六國貴族和官員還胡亂作為,把罪名全部歸結為秦國,引起百姓公憤。
以前秦國攻打六國,六國百姓認為換一個朝廷會更好,他們也厭倦了戰爭。
沒想到統一之後,秦國卻變本加厲壓榨他們,他們自然受不了要起來反抗了。
於是,六國貴族和官員的一同操作,欺上瞞下,直接把百姓拉攏到了自己這一邊,一起徹底敵視秦國。
曆史發掘出土的史料可以明確這個事實。
最著名的,當屬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
陳勝和吳廣的起義由頭就是“失期當斬”,說他們出發去服役,因為大雨延誤了,按照秦國法律當斬殺。既然如此,那就乾脆反了,反正都要死。於是,陳勝吳廣就把秦軍監軍給殺了,然後帶著百姓造反了。
但事實上呢?
出土的秦律明確寫了,失期是交罰金或者接受其他處罰,並不是斬殺!
儘管交罰金或者其他處罰對於窮苦百姓來說也是逼他們上絕路,但這和“斬殺”是截然不同的。
斬殺,是一定要死。
罰金或者其他處罰,還可以想辦法去解決。
時間太久了,久到一切都失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