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白墨之前的發現,在三一工廠待了幾十年的三十六賊幾人早就沒了年輕時候的衝勁。
哪怕他們因為左若童的原因,外表並不年邁,內心卻已經偏老年了。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對於納森島的好奇心,他們是完全沒有的。
就算是“送貨上門”的豐平,也是在卸完貨後直接回去了,完全沒有想留下來探究一下納森島的想法。
但凡當初無根生邀請他們結義的時候是這種心態,麵對無根生的“想不想去個有趣的地方指二十四節穀)”。
全都回應“不感興趣,俺要回去睡覺”,那不就都沒事了嗎?
當然,非要這麼說的話,其實現在的年輕人也沒什麼衝勁。
老陰比張楚嵐一樣,王也也是如此。
隻是兩人沒衝勁的原因,還有普通人沒衝勁的原因各不相同。
整體而言,怪不得他們,這是整體環境風氣的影響。
這種東西不論是往好還是往壞,都隻能慢慢改變。
這是潛移默化的東西。
王也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哪怕納森島的特殊環境,以及和納森王的關聯,對於術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對象,他也不想來。
這很正常。
王也是能拿風後奇門當空調風扇的人,除非必要動手的時候,他根本沒把“術士”作為他的主要人設。
像諸葛青對於奇門方麵,屬於是“勞逸結合”。
就是“逸”稍微多點。
但諸葛青對於進步還是有點想法的。
王也則是“逸逸結合”,在確定風後奇門在他身後從此沒有副作用後,完全沒了開發的想法。
每天打打太極拳,養養生就行了。
反倒是跟著白墨回來的幾人,見識了現代的燈紅酒綠之後,並沒有“墮落”,依舊保持初心。
當然,魏淑芬的初心本來也不咋地就是了。
總之,正如剛才所說,納森島的特殊性對於術士來說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所以田小蝶是選擇了跟著一起登島探究的。
對於她來說,納森島就像是一個具象化的奇門格局一樣。
田小蝶與現代知識接觸後,取其精華,心境反而又上了一層。
原本心境就已經領悟三昧真火了,但那還不夠。
想想諸葛青原著中掌握三昧真火後,心境也並沒有多麼坦蕩。
說明這隻是一個階段,並非是極限。
田小蝶從現代科學研究的方式中明白了什麼叫做嚴謹。
為什麼無根生帶著其他三十五人進山穀前就要反複提醒他們要跟緊,就算走丟了也要站在原地彆亂走?
就是因為無根生清楚他的這些朋友、兄弟是些什麼人。
因為好奇涉險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換到納森島上,那麼不論現在局勢有多麼波瀾詭譎,他們也會自恃手段,到處亂跑。
但田小蝶卻沒有。
她就是安靜地待在一號基地裡,每天到處走走逛逛,摸一下地麵泥土。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什麼地質學家,在研究納森島能不能種地呢。
不過不用去管她。
田小蝶現在可能綜合實力還不如周聖,但在“位格”上,已經是平等的了。
來到這個時代前,田小蝶就掌握了三昧真火,並且從白墨那邊明悟了術士的真諦。
要說風後奇門?
她想掌握是肯定能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