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以虛,咱這次找你過來是想問問,你這張考卷的用意是什麼呢?”
朱元璋率先開口打破了僵局。
“畢竟現在看來,這會試似乎效果並不好。”
他的言下之意已經很清楚了。
如果任以虛也不能解釋,那這次科舉自然會有損朝廷威望。
當然,朱元璋雖然凶狠,但好歹講道理。
他清楚,是自己要請任以虛出考題的,因此,即使這次科舉會引起非議,朱元璋也不會怪罪任以虛。
隻是不能像以前一樣,對任以虛那麼看重了。
“草民已經知曉本次會試的來龍去脈,事關大明人才選拔,涉及未來國運,自然是十分重視,所以在出題方麵,也下了一番苦功夫。”
任以虛麵色平和,倒也沒有驚訝。
他早就在趕來皇宮的途中,想好了對策,就連腹稿都一並打好了!
果然開口第一句話,就吸引了朱元璋父子的注意。
他們非常想知道,這些奇葩考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啥?
對於參加考試的舉人們,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選拔出來的貢士,又會具有哪方麵的優勢?
隻聽任以虛緩緩開口道:“首先,第一題,分辨五穀雜糧。”
“我們大明是農業大國,絕大多數百姓,都是以種植稻田等農作物為生。”
“這個是國之根本,也是民生賴以維係的紐帶,既然要當官,連這個都分辨不清,還當什麼官?”
聞聽此言,朱元璋眸光一亮。
他倒是沒想到任以虛是這個發心,事實的確如任以虛所說,大明是要靠糧食生產,穩定天下民心。
這個是重中之重,不可有絲毫懈怠,也是自己的治國理念之一。
沒想到這小子的思路倒是活絡,能夠很好地將基本國策,與會試考題,相結合!
實在是不錯!
“既然是為選拔經世致用的應變之才,我便在第一題設置了如此考題,目的就是檢驗考生的基本知識麵,是否是在死讀書,又是否陷入了四書五經的束縛?”
任以虛說完之後,朱元璋微微點了點頭。
他從來都不推崇那種,紙上談兵的人,入朝為官。
不識民間疾苦,就沒有這個資格高談闊論。
所以,經世致用的優先級是很高的!
這種人才是曆朝曆代所,有君主都重用的存在!
對此,朱標也是愣了一下,他下意識瞥向朱元璋。
果然,父皇表示了認可。
仔細想想,這太正常不過了,在以農業耕田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國度,會試出一道應景的實用考題,倒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