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恭再度回頭,看著已經老了許多的爹娘,跪下說了一句。
“孩兒不孝。”
爹娘將他扶起,隻說要他好好為官,多替百姓謀福。
他日魂歸故裡。
李家的列祖列宗都會因他而顯榮!
……
回了京師。
李思恭擢升翰林學士,兼任詹士府少詹士。
不知不覺,從他考取狀元,步入朝堂至今已有十年了。
當年同在殿試的進士,幾經浮沉之後,又以他的官位最為顯達。
同年齊聚一堂,隱隱以他為首。
這就是勢。
李思恭心裡清楚,這一刻起自己就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相比之下,他的大師姐日子不太好過。
她攝政了將近十年,那些幕後之人見挑撥天子的計策不成,轉而攻訐大長公主專權。
甚至,還有的一門心思要給她找駙馬,好讓她從此不問政事。
李思恭主動找上了大師姐,告訴她了自己的打算。
他希望先外放到地方,培養屬於自己的力量。
“五年。”
大師姐伸出一張手掌:“我可以為你再爭取五年的時間。時間再長,萬事不可預料。”
李思恭點頭:“五年時間足矣。”
於是,本來已經被盛讚有“宰相之資”的老狀元李思恭,突然因為觸怒了長公主,被外放到荊湘之地的施州擔任都督。
這裡流匪眾多,而且還有蠻族分布。
眾人料定,李思恭這樣的文官去了,有死無生。
可他到任之後,師父李通親自帶著一票江湖人馬前來相助。
還有不少曾經受過李思恭恩情的,紛紛趕來投奔。
其中就包括,當年西曲縣民王四的兩個兒子。
李思恭在任期間,剿滅匪寇,興修水利,施行教化,開墾耕地。
他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朝中有人擔心他做大,又把李思恭調到平西軍統治的西南,本是想讓他死在平西軍的手裡,甚至為此還賄賂了大將軍李金堂。
但李思恭到時,正趕上西南蠻族大舉反撲。
他以文人之身,親臨前線督戰,明令賞罰,懲治貪墨。
提拔了不少出身低微之人。
這立刻贏得了平西軍大部分將領的好感。
西南士林與百姓對其推崇。
大將軍李金堂最終還是投鼠忌器,選擇罷手。
終於,五年之期已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