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彧立刻調轉冒頭,並且將藍冉掉來作為副手,二人全權負責遼東戰線,隨時做好迎戰的準備。
而燕王則統籌漠北東西雙線。
他將狼庭的變故以密折遞往朝廷,最終轉交到太子的手裡。
……
大明皇宮。
太子看著燕王的親筆手書,在這上麵除了對狼庭當前時局的判斷之外,還有源自燕王的一條建議。
這樣的建議哪怕在太子看來,都是極其不按常理的。
——出兵扶持狼汗
一旦做出這個決定,本身就要承擔不小的風險。
如今朱平安已經不問政事。
大明上下的一切決定權,全部落在太子的身上。
可以說,他有可能是古往今來,權力最大的一位太子。
這代表著父皇對他的信任。
同樣的,這也意味著自己的擔子也是古往今來最重的。
出兵扶持狼庭。
太子並非不通軍事,知道燕王這是準備分化狼庭的力量。
不然,任由狼庭的人馬被鐵勒吞並,他們未來都會變成刺向大明的刀刃。
但是這個決定本身,有可能引起民怨沸騰。
畢竟,不久之前狼庭才對大明下手過,許多大明兒郎永遠死在了邊關。
現在要讓他們去幫助仇人。
這對太子而言,不亞於要他把鐵勒背後的桃花仙奉為大明的座上賓。
這本身也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不過他又想到了自己當年向父皇進言,要建立齊天書院的事情。
彼時,父皇大概與他麵臨著同樣的選擇。
一個不好,他就可能成為士林口中的昏君,遺臭萬年。
但事實已經證明了。
齊天書院裡不出孬種。
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也可以像是扛起鋤頭一樣,肩負起國朝的重任。
滿嘴仁義道德的讀書人,也能投筆從戎,共赴國難。
路都是靠人走出來的。
皇長孫朱北定站在一旁,太子這些時日言傳身教帶他接觸政事。
這時,太子想到了皇長孫在北方任職的經曆,於是將燕王的手書給他看,詢問朱北定的意見。
朱北定認真研讀。
他目前還無法以一個專業政客的角度,來剖析燕王此舉對家國的利弊。
可是當年許夫子還在的時候。
他曾給弟子們留過一道功課,那就是是否可能在草原建立城池,並且圍設屯田。
彼時,正值鼠患爆發的當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