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負隅頑抗者,那就隻能成為新帝殺雞儆猴的典型。
為此,建武帝還將目前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國公,時年八十大幾的定國公“李從彧”,以及皇族裡輩分最高的秦王“朱益順”請來。
二人分彆代表著勳貴和宗親,以及從這兩條線蔓延出去的一連串關係網。
他們替新帝站台,已經是表明了態度。
誰若不願意順從新帝的命令,便是自絕於原有的團體。
朝臣的更替不如宗親和勳貴平穩。
站在皇族的立場上,他們也不可能明著任由朝臣形成黨羽。
這也導致,真正要“敲山震虎”的對象,反而是在外人看來比較清廉的朝臣。
建武帝已經做好了殺得血流成河的準備。
這就是熙寧帝留給他立威的由頭,沒有心慈手軟的餘地。
……
退田詔書下達當日。
就有超過一百六十萬畝的農田,退回到了戶部的賬上。
戶部尚書樂開了花。
畢竟,當前大明在西麵作戰,每日消耗的錢糧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雖然經過永興、熙寧帝兩朝的休養生息,積蓄國力。
但坐吃山空肯定是不可取的。
這些收上來的農田,變相是一種開源了。
隻是這一點上。
戶部尚書就立刻挪動了屁股,變成了忠心的新帝派。
他前往宮中麵聖,見到了同樣來拜碼頭的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
三人相視一笑。
一切儘在不言之中。
接下來,以這三部為首,六部之內也開始一場自查。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
退還的官田總數,已經超過了八百萬畝。
退田詔的期限將至。
餘下仍然心存僥幸的臣子,再等下去也不會有結果。
但建武帝仍然耐著性子。
即使到最後,每日退還的田畝隻有不到一萬畝,他也沒有顯露出任何的喜怒。
這般喜怒不顯的修為,又震懾住了餘下臣子裡麵,決心沒有那麼堅定的。
於是——
等到退田詔將滿的幾日。
又有一波退田的高峰期湧來,最終共計增加官田一千五百餘萬畝。
熙寧帝麵對下方朝臣,早已準備好的金吾衛走上朝堂。
戶部尚書“王端友”出列。
他按照一張名單念名字,每叫到一個人,就有朝臣臉色刷白,然後被金吾衛給拖了出去。
拷問,畫押,抄家……
鎮撫司,東廠,金吾衛這皇族手中的三駕馬車,如今一起出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