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收上來的官田。
建武帝也沒有藏著,美其名曰“恩田”,三年內租子降低五厘。
他交由戶部來監督。
隻不過,在“恩田”的選用上,卻又給了地方官員相當的自主權,可以將恩田選擇特定的對象。
這麼一個過程裡。
根據最終的結果,建武帝將地方的臣子分成了兩類。
第一類,善於抓住這個機會,給自己搞政績的。
這是建武帝送上去的功勞。
他們能抓住,等到來年田產豐足,人口增長,同樣可以作為地方官在任的政績。
可以做到這點的,建武帝就會打上“能臣”的名頭。
第二類,利用分田之機給自己撈好處的。
熙寧帝沒有製止。
甚至,他還允許戶部的官員同流合汙,並且名正言順從中飛走大頭。
等到時候,再重點記下這群人。
將來國朝若是缺銀子用了,正好可以舊事重提,借點銀子來花。
幾十年下去,這利息就勝過了任何的投資。
……
明麵上。
經過這般處置之後,有貧苦百姓獲利,有地方豪族獲利,還有地方官員獲利。
雖然並不算全麵,但這足以讓絕大部分人念著建武帝的好。
他的形象這就算是立了起來。
此後,建武帝就開始籌備熙寧帝未儘的計劃。
既有擴充水師,加強東南海防。
同時,其中也包括了對江湖勢力的整合。
這個過程中,李靈運留下“鎮撫司”就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他本人雖然已經奉旨雲遊了。
可是建武帝仍然保留了他南鎮撫司指揮使的位置。
借著剛殺死“狼祖”的威名,正好契合了建武帝替鎮撫司造勢的需求。
於是,一個逐漸神化的“雲王”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之內。
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國師托夢”和“仙人轉世”的這套理論。
建武帝對朝臣說,他在夢裡見到了國師,國師親口承認轉世成了雲王,下凡協助朝廷平定禍亂。
這一招就是陽謀。
不管相信與否,但是當國師和雲王的頭銜加於一身的時候,就已經代表了過去幾百年間。
江湖與廟堂個人武力的巔峰。
假如選擇與朝廷對著乾,那就得小心奉旨巡遊天下的雲王,突然抱著棋盤找上門。
這樣一來,江湖勢力對朝廷的態度明顯敬畏了許多。
建武帝也一改熙寧帝“聽之任之”的打法。
除了劍池這種安守本分,而且整座山門弟子加起來不超過十五人的勢力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