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武林大派,多少有受到敲打。
不過,因為對外的征伐中仍然需要利用到他們,建武帝暫時隻是立威,沒有太多實質上的打壓。
除了把五陽寺吞並的那些佛寺,再原封不動給拆分回去。
……
江油縣,城隍廟外。
李仙遊剛從唐門回來,手裡捧著一張江湖的諜報,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劍仙前輩,你說陛下不會是已經知道你的真實身份了吧?”
李仙遊看著諜報上,“國師托夢”和“仙人轉世”的說法。
他一臉不可思議的看向李靈運。
李靈運接過來掃了一眼,眼底閃過一抹訝異。
莫非,李仙遊真的說中了?
建武帝的身旁另有高人,竟然可以掌握自己的情報。。
他立刻掐指一算。
很快,李靈運先前生出的訝異不見了。
雖然有些難以置信。
不過,從因果傳回的消息來看,建武帝這回還真就是歪打正著了。
如今,李靈運的身上,已經有了國師和雲王兩個人的記憶。
大明立國,已經到了第七十三個年頭。
他在元末生活了四十來年,又親曆了大明走到今天幾乎全部的曆程。
這前後將近一百二十年的跨度。
李靈運對大明的變化感受是最直觀的。
雨帝結束了亂世,興帝開啟了治世,農帝推動了盛世。
這意味著大明已經成為了一個成熟的王朝。
所以,就會孕育出擅長權術的君王。
當今建武帝,就是這樣一個順應天時地利而生的人物。
這對國朝而言是好事。
因為,一位可以平衡各方的帝王,才能最好的調用大明的國力。
可是對於熟人而言。
麵對一位真正的帝王,哪怕親人都隻是一枚分量比較重的棋子,打感情牌的那一套更是行不通。
李靈運倘若繼續留下。
以他“三朝元老”的身份,而且又有國師之名背書,受到建武帝的重用是必然。
甚至,他極有可能成為建武帝手中最鋒利的刀。
可是等到有一天,這把刀鏟除了建武帝麵前的一切敵人。
那就真如狼祖所言,到了鳥儘弓藏的時刻。
以雲王的心態。
要是真的迎來了那麼一天。
大概,他念在興帝和農帝的份上,是會選擇束手就擒的,以他一人的性命,作為大明開創全新局麵的契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