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帝登基為帝,壓製朝臣。
可是對待自己的生父。
如今已經是太上皇的朱尋歡,他行事還是萬般周到的。
早些年,朱尋歡在外參悟“六耳猴祖”和“駝祖”鬥法生出的靈機。
但在熙寧帝駕崩之後。
他因為身份轉變,以太上皇之身久居宮外,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建武帝於是按照“玄都觀”的樣式,直接在京師又給太上皇修了一座同樣的玄都觀。
太上皇平日住在太極宮。
他若是想要外出放風,也可以搬到玄都觀裡去。
朱尋歡沒有拒絕長子的孝心。
他這位太上皇,雖然名義上是大明的第四任皇帝,但充其量隻是走個過場。
皇陵已經比曆代帝王簡陋了。
不過是一間道觀,隻憑他阻擊駝祖的功勞,那也受得起,更談不上勞民傷財。
朱尋歡在這個問題上看得明白。
他自己不是惡人,但同樣也不是聖人。
該是他的,朱尋歡不會退讓。
不該是他的,朱尋歡也不會不請自取。
他大大方方搬進了玄都觀。
一同前往的,還有已經晉升“太妃”的李元夕,以及他們的小兒子“朱崇道”。
他們一家子因為修道湊在一起。
至於建武帝的生母,如今的太後,她對道門之事不感興趣。
索性留在慈寧宮,享受極儘的尊榮,每日建武帝的後妃前來請安問禮,算是把沒能過的“皇後癮”給補上了。
建武帝對此聽之任之。
太上皇與太後關起門過自己的日子,不給他找麻煩,這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畢竟,皇位像他們家這麼隔代傳承的,放眼青史也沒有先例可循。
隻要不生亂子,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
玄都觀。
朱尋歡如今號稱“玄皇”,邀請天下各家同道前來,建齋設醮,交流道法。
因為他本人是有真本事在身的。
所以,那些招搖撞騙,想要借此博取榮華富貴的,基本上都被抓個現行。
正所謂,敢作敢當。
朱尋歡自認也是半個道門中人,對於這種敗壞道門風氣的行為,就是零容忍的。
欺騙道士情有可原。
但是欺騙玄皇,那就是欺君了,死罪!
前後多少假道士被杖殺,這也震懾住了後來者。
原本還擔心太上皇受騙的朝臣。
此刻也終於放心了下來。
畢竟,太上皇這位真道士,本身就是行家。
他與那些尋仙問道被騙的傻蛋皇帝不同,道士麵前,哪怕朝臣被騙了,太上皇也不會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