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尋歡請來自己尚且隻是皇子時的道友。
神霄派的林九道,以及龍虎山的邵雪涯邵道友。
再就是,經過邵雪涯的引薦,還有一位擅長符水驅妖的陶禎陶道友。
他們之中,最差的也都是四品。
而且他們不同於武當派那等參悟道劍的,四人要麼是參悟雷法,要麼研習道藏的。
一行人接觸,還可觸類旁通,共同進步。
每到這個時候。
李元夕會帶著兒子“朱崇道”在邊上旁聽。
朱崇道生於熙寧二十年,今年七歲。
這隻是他的年紀。
但在修道這件事情上,朱崇道早在娘胎裡就已經開始了。
所以,朱崇道如今聽著這幾位道門高人的交流。
他儘管沒法完全領會其中的境界。
但是基本的術語,朱崇道可謂信手拈來,腦子轉動飛快,就可以理解父皇與諸位道長的意思。
按照朱尋歡的預計。
這孩子等到正式授道籙的時候,他有可能直接越過一品,達到二品乃至三品。
朱崇道絕對是天生的道法苗子。
……
等到今日的例行論道結束。
幾人就聊起了近來事宜。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新建的百妖司了。
早些年,書院的五品齊出,在北方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蕩妖行動。
不止是掃除那些為害的妖物,而且還推翻了不少藏在山村裡的邪淫祭祀。
到了建武帝登基之後。
朝廷正式頒布“蕩妖令”,凡是在大明境內的精怪,都需要接受大明朝廷的冊封,接受百妖司的管理。
朝廷給出限期,倘若逾期未至,皆可視作是為惡的同黨。
這般明正典刑。
對於治理永興年間就泛濫的妖禍,可以說是大有裨益。
其中——
黃河水族派出了最精通人情世故的青黿妖王。
他代替黃河龍君與四大妖王,到百妖司登記了名號,入了官冊。
大明朝廷倒也乾脆。
為了梳理典型,直接將黃河龍君冊封為“黃河妖府”的府君,負責統禦和約束黃河水族。
黃河龍君的職權變化不大。
但是接受冊封的本身,代表默許當前的秩序。
餘者見黃河龍君都主動出麵。
一時間,又有不少流散各地的妖王選擇到百妖司來納投名狀。
這樣的場景,在過去一度是叫人難以置信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