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一紙封王的詔書送到了玄都觀。
冊封皇弟“朱崇道”為道王,而且還賜下了三千戶的食邑,設在安陸州。
消息一出,這在宗室內部可炸開了鍋。
畢竟,“食邑”的字樣,已經有許久不曾出現在大明了。
除了當年雨帝立國時,大明第一代的宗室親王各自享有過食邑外,接下來永興帝、熙寧帝膝下的皇子封王,早就已經不賜食邑了。
而且,他們對雨帝朝的親王們,還采取食邑“襲爵減半”的慣例。
等到最後。
所有人隻能守著朝廷發的俸祿過日子。
沒曾想,到了建武帝這裡,竟然又恢複了“食邑”的慣例。
莫非這是一個兆頭?
建武帝終於想到他們這些宗親了?
一時間,宗室諸王之間走動頻繁。
他們裡麵,除了那些在宗人府有官職的之外,其他人的身上就隻有一個王爵,再沒其他的公職,更加談不上兵權與謀逆。
所以,大明對這群窮王爺的管束還是比較寬鬆的。
王爺們各自交換意見,揣測聖心。
最終,他們找到了目前最德高望重的宗室王爺,秦王。
他早已年過八十,這是唯一在世的雨帝子嗣。
同樣的——
秦王也是少有的,仍然還能享受到滿額食邑的皇族親王。
這並非得益於榮寵,而是因為他活得久。
在場的王爺們全是秦王的晚輩,如今都來請他支招。
秦王顯得不疾不徐。
但事實上。
早在建武帝冊封“道王”,並且恢複食邑之前,他就提前找過了秦王,與秦王通過氣。
這些宗室王爺的心思,建武帝拿捏得死死的。
如今他們自己跳進甕裡。
秦王當然選擇配合建武帝表演,按照劇本給他們指了一條明路。
“陛下無意大規模恢複食邑製度。”
“二伯祖,還請您給我們大家指條明路。不然,照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我們王府老少都得喝西北風了。”
“是啊,當真不是我們賣慘。隻是,這手頭著實不寬裕。”
王爺們七嘴八舌,等到秦王示意他們閉嘴之後,這才紛紛噤聲。
秦王開口道:“陛下有意遠洋開海,與南方的商賈合作。你們這些王府,不妨回去商量一番。誰若是願意出海的,陛下會賜下兩千戶食邑。”
“如果覺得出海危險,可以前往南方,替陛下盯著那些商賈,同樣可以獲得一千戶的食邑。”
聽到這,一眾王爺紛紛眼前一亮。
建武帝這意思,莫不是終於要給宗室安排差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