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七年,九月。
又是一年秋闈落幕,到了放榜之日。
這同樣是京師難得的熱鬨。
如今已是禮部左侍郎的李成江,與妻子譚氏,還有長子李玉鳳一同待在家中。
三人臉上表情各異。
原因無他——
時年二十二的李玉鳳,也參加了這場秋闈。
他是李成江的獨子。
將來肯定要繼承李成江的一切。
所以,對於秋闈的結果,李成江格外重視。
牽掛這事的,可不止他們而已。
還有榮國公府一家子。
一轉眼,他們搬到京師也有十五年了。
這時間足以讓“玉”字輩的國公府子弟成長起來。
李成湖打從喪妻之後,就沒有再娶。
所以,目前國公府裡的多是三房李成海的子孫,也就是石老夫人的親孫子。
她還指望李成江、李玉鳳這對父子,將來可以提攜自家子孫。
當然一直在關注這事。
此時此刻,李家府邸之外。
石老夫人像是打仗一樣,身上穿得喜慶,一大家子風風火火迎麵走來。
這是準備給李玉鳳道喜的。
李玉鳳考中了!
而且,還是排行第二的亞元!
這雖然不及頭名的解元來得風光,但這毫無疑問也是能讓人臉上有光的成績。
他們一家子擋在前頭。
反倒是李成江派來看榜的小廝,這時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他這時是越過國公府眾人也不是,乾等著也不是。
這般糾結之中,眾人已經進了大門。
李成江看到這滿麵紅火,一時也有些哭笑不得。
紅色是喜慶之意。
可問題在於。
榮國公府這全裝上陣的模樣,隻怕明日又要變成京師的一樁笑談了。
此舉談不上失禮和失儀。
不過,將榮國公府鬨成笑話是真的。
隨著石老夫人的年紀上來,再加之沒有了大房夫婦製衡她。
這位老婦人行事的作風也是愈發無所顧忌。
尤其是臉麵這種東西。
石老夫人早已舍棄。
但凡能讓國公府撈到好處,而且不會觸怒天子的事情,她都會做。
一行人進到堂前,開始道賀李玉鳳考上“亞元”的事情,預祝明年他殿試再創輝煌,爭取成為李氏一族的第一個進士。
將來,哪怕沒有了國公府的招牌。
能變成官宦世家也不錯。
李玉鳳的堂哥和堂弟們逐個同他道喜,一時間也讓他有些不適應。